武威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29.12.2015  18:51
    “十二五”期间,我市制定出台《实施意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力推进转型升级发展。
    市级专利事业经费财政预算,由2011年的2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88万元,凉州、民勤、天祝分别制定出台了专利补助办法,重点用于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专利申请、技术转化、宣传培训、专利维权和交流合作。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商标注册量明显增加,全市拥有注册商标970件,驰名商标2件,甘肃省著名商标50件,地理标志商标4件。制定由省质监局批准发布的地方性农产品质量标准2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程82个,组织编制了31项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产品出口生产技术规程(试行)。目前,全市有效使用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31个、绿色食品90个、有机食品15个,武威酿酒葡萄、凉州羊羔肉、天祝白牦牛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民勤蜜瓜、民勤甘草、民勤羊肉由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工作,已审定、认定各类农作物新品种149个。其中,市农科院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吉祥1号”、“吉平8号”、“甘鑫2818”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保护,“吉祥1号”成为我市乃至全省推向全国的第一个玉米新品种。建立专利执法联动机制,深入开展“雷雨”、“天网”专项执法行动,有效规范了市场经济行为,维护了相关权益人的合法利益。设立了中国(甘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武威工作站,先后受理“防近视簿册”、“节能烤箱炉”等专利侵权纠纷9件、结案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