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纪实

13.06.2016  20:50
 

近年来,武威市全面落实省委重大战略部署,紧盯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任务,坚持走“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扶贫开发路子,聚焦发力,补齐短板,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顺利进行。

2015年,全市减贫171个贫困村、31870户、12.3万人,占贫困人口的47.6%。

精心谋划安排精准发力扶贫

武威市委把落实省委“1+17”精准扶贫政策方案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最主要、最紧迫、最严肃的任务,先后多次召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对具体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安排。

结合武威实际,在对接落实“1+17”精准扶贫政策方案基础上,武威市委制定了“1+17+2”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方案,成立了由市级领导担任主任的20个精准扶贫专项工作实施办公室,形成了全市上下配套、责任明确的三年扶贫攻坚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建立了市级领导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县区实施、分工负责、分项主抓的工作机制。本着敢于担当、自加压力的原则,明确了减贫人口和减贫时序:2016年全市减贫104个贫困村、27692户、10.71万人,占41.4%,凉州区争取实现整体脱贫;2017年全市减贫47个贫困村、6789户、2.83万人,占11%,古浪县、天祝县争取实现整体脱贫。

为实现上述目标,武威市强化督查问责,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严格落实县区主体责任,着力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督查,查找问题,观摩成效,相互比较,督促整改,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同时充分发挥大督查机制的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环节,紧扣时间节点,由领导带队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精准扶贫督查检查,逐级传导压力,督办落实,跟踪问效,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体责任落实。

按照“853”挂图作业要求,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全市完成挂图作业的村699个,填写贫困农户三本账6.72万户,基本做到了“户有账、村有册、乡有档、县有库”,使档案资料真实反映工作情况。按照省里安排部署,先后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大数据平台和“853”挂图作业6轮次的核查和2次专项督查,共清理贫困对象不精准8117户、3.5万人。

积极统筹协调精准到位见效

武威市围绕“六个精准”要求,从摸清底数、目标衔接、力量调整等多方面着手,统筹推进,分解落实。

在推进对象精准方面,认真核实和补充完善贫困人口信息资料,到村到户精准制定脱贫计划和方案。逐户填写《武威市精准扶贫联村联户工作手册》《武威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管理表》,开发建立《武威市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制定了《武威市精准扶贫攻坚任务汇总表(2015—2017年)》,细化分解、汇总统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需求,形成了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村到户的任务指标体系。完成了全市2014年度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核实和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数据填报、录入、审核任务。

针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对象不精准、信息采集错误等问题,武威市在前期建档立卡“回头看”基础上,动员各级各方力量开展全面普查,认真核查,立查立改。根据市委要求,共抽调双联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6030人,对全市322个贫困村和有贫困人口的554个非贫困村、建档立卡的6.63万贫困户,逐村逐户开展普查。普查农户7682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6351户,非贫困户10474户。全面普查共核查出问题6326条,各普查组对全面普查中核查出的问题逐一向乡镇分解反馈,由乡镇统一认领,逐条对照核实,认真整改落实,确保扶贫对象识别认定精准。

在推进目标和内容精准方面,坚持把增收和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目标。贫困村集中实施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着力改善落后面貌。贫困户重点发展主体生产模式,集中解决无棚、无林问题,凡具备生产能力的贫困农民要达到户均2亩温室或暖棚,人均1亩经济林目标,配套种植甜高粱解决饲草问题。市委、市政府分别与各县区、各专项工作实施办公室签订了扶贫目标责任书,逐级落实扶贫责任。

在推进方式精准方面,坚持“双联富民”行动与扶贫攻坚行动深度融合,全方位落实市级领导包乡镇、县级领导包村、干部包户制度,将市一级的资源和力量全部集中到了贫困村、贫困户;抽调整合1672名干部组建了322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有贫困村的乡镇全部建立了双联扶贫合一的工作站。形成了市、县区、乡镇、村纵向到底、力量融合的扶贫工作机制。

在推进考评精准方面,建立精准扶贫工作动态考核机制,健全完善扶贫绩效考核办法,市对县区的考核精准到乡镇,县区对乡镇的考核精准到村,注重发挥精准扶贫考核“指挥棒”作用。

在推进保障精准方面,调整充实了市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严格执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健全完善监督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落实“逢提必下”制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派183名挂职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并调整179名大学生村官到贫困村任职。

突出产业扶贫发展富民产业

武威市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调整农业结构,通过党政推动、政策扶持、干部帮扶、科技支撑等措施,帮助农民算好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经济效益账,综合运用媒体宣传、典型带动、现场观摩等方式,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坚持“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发展方向,集中力量解决贫困户无棚、无林问题。2015年,全市贫困户发展设施农牧业3.07万亩、特色林果6.71万亩,贫困户累计发展设施农牧业20.35万亩、特色林果29.71万亩,实现了户均2亩棚(天祝县户均3亩棚)、人均1亩经济林的目标(除天祝县),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有50%以上来自主体生产模式。按照2011年国家2300元贫困标准,累计减贫42.53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13.54万人,贫困面由35.44%下降到9.1%。

今年以来,武威市以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持续推进主体生产模式促增收。围绕实现设施农牧业棚均收入2万元、盛果期特色林果亩均收入5000元的目标,加快品种优化和更新换代步伐,集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配套完善设施装备,全面推进设施农牧业标准化建设和特色林果业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主体生产模式质量和效益,推进日光温室经营规模化、管理职能化、良种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服务一体化、产品品牌化,大力开展设施畜禽畜产品品种改良,疾病防控达标和全产业链培育,深入开展特色林果规范化管理专项行动,使贫困村主体生产模式效益提升10%以上。为有效解决养殖业饲料需求,引导、鼓励扶持贫困户发展甜高粱种植,目前,共发展甜高粱种植6.16万亩。引导贫困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贫困村已发展旱作马铃薯26.37万亩,发展中药材种植2.88万亩,优质小杂粮种植3.46万亩,种植优质牧草7.3万亩。

针对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技能的难题,按照在家务农会经营、外出务工有技能、增收途径能长效的思路,整合人社、农牧、扶贫、教育、科技等部门培训资源,开展“双联双带”科技培训活动,采取技术进村、农技人员进温室暖棚以及农民身边典型示范等形式,共培训贫困劳动力6506人。

下山入川移民挪穷窝拔穷根

2011年,武威市委决定实施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规划用5年时间,将居住在海拔2800米高深山区的7.2万名贫困农牧民全部移居川区。

为确保完成搬迁任务,市委推行市级领导包抓百户以上“下山入川”移民搬迁责任制,由35名市级领导包抓4210户、17520人的移民搬迁任务,分解到人,靠实责任,包抓落实,确保完成。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市区机关农林场安置、劳务移民、教育移民、城镇移民、工业移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移民等多种途径,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以县区为主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生态功能补偿、扶贫专项、社会帮扶等各类项目资金,集中向移民安置区倾斜,同步规划和推进移民住宅建设与产业发展,促进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步转变,实现集中式居住,集约式发展。

通过五年时间,全市累计建成和在建古浪县黄花滩、天祝县南阳山片、凉州区荣华新村等一批移民安置示范点,完成“下山入川”移民搬迁8.43万人,超额完成了7.2万人的五年规划目标。

今年,武威市坚持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把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农牧民生活环境、生产条件与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下山入川”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力争完成4万人以上搬迁任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83户、15423人。(记者马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