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24.06.2015  12:26

  原标题:武威市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中国甘肃网6月24日讯 据武威日报报道(记者 何立忠)仲夏时节,走进古浪县黄花滩感恩新村,新农宅整齐划一、日光温室鳞次栉比,到处可见干部群众忙碌的身影。“从山上搬下来后,生活方便了,信息畅通了,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这是移民新村群众共同的心声。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紧盯全市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从一村一户的实际出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中力量推动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山入川拔穷根

  山大沟深,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雨雪天道路泥泞,出门难上加难。对于曾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崔福志来说,这样的日子他再熟悉不过。

  但今年47岁的崔福志如今不用再受那样的罪了。他2013年从古浪县黄羊川镇搬迁到感恩新村,现在这里水、电、路全通。在窗明几净的新房里,他跟记者说起搬下来的感受:“脱贫致富的门路多了,生活越来越好了!”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这曾是我市南部高深山区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2011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启动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南部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的7.2万贫困农牧民全部移居川区。在移民扶贫搬迁示范区,坚持开发式扶贫,把产业扶贫、工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移民扶贫搬迁区发展提供可持续增收支撑。同时,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游牧民定居、生态功能补偿、扶贫专项、社会帮扶、水电路渠基础设施等各类项目资金,集中向移民安置区倾斜,全力推进“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

  目前,已建成古浪县黄花滩感恩新村、阳光新村等一批移民安置点,累计完成“下山入川”生态移民6.47万人。自此,一批批农牧民陆续走出大山,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今年,我市将基本完成“下山入川”工程五年规划7.2万人目标任务。同时对留居山区农户相对集中,引导改变散养方式,发展暖棚养殖,建设新农村,减少在保护区的活动范围。对在沙漠边缘的贫困村和移民新村,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突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协调推进“防污、节水、造林、治沙”,发展富民沙产业、建设美丽乡村。

   富民产业促增收

  “去年,在政府的帮助支持下,我建起了2座养殖暖棚,引进100多只小尾寒羊,一年就收入了5万多元,现在每年都有固定收入。”天祝县哈溪镇双龙村村民杨有德以前靠天吃饭,生活无保障,如今依靠政府扶持,建起了养殖暖棚,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对于今后的日子,他信心满满。

  近年来,天祝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13.67万亩,提前实现农牧民户均3亩棚的目标。今年,该县以为贫困群众建档立卡为重点,计划新建设施农牧业1.2万亩。今年一季度,农牧民现金收入达到1978.84元,同比增长23.1%

  凉州区突出富民产业培育,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把发展主体生产模式作为双联行动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组织开展“双联干部帮建暖棚温棚”活动,推动扶贫产业开发。至今年5月,贫困片区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20.76万亩、特色林果基地29.5万亩,贫困户户均设施农牧业1.85亩、人均特色林果1.13亩。古浪县深入实施省委“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年新建设施农牧业5.46万亩,累计达到16.28万亩;发展特色林果8.07万亩,累计达到25.25万亩。贫困户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6.32万亩,户均达到1.85亩;发展特色林果7.28万亩,人均达到0.8亩。积极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87个,累计达到1209个,培育形成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新疆规划建设肉羊中转基地,农畜产品对外销售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是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近年来,我市坚持走“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扶贫新路子,在贫困片区大力发展以反季节蔬菜、红提葡萄为主的设施种植业,以红枣、皇冠梨、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以肉羊、肉牛、獭兔为主的设施养殖业,产业扶贫效益大幅提升。2010年至今年5月,全市新发展设施农牧业66.6万亩,累计达到80万亩;新发展特色林果业140.76万亩,累计达到15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达到1亩。

  今年我市重点对贫困户加大生产扶持力度,对全市“无棚、无林”贫困户进行了摸底调查,重点发展主体生产模式,计划贫困户新建2.8万亩设施农牧业、5万亩特色林果业,凡具备生产能力的贫困户达到户均2座棚、人均1亩林的目标。1至5月,贫困户已发展设施农牧业1.54万亩,占计划的55%;发展特色林果5.82万亩,占计划的116%。

   金融扶持添动力

  凉州区下双乡下双村五组村民严伟,在2014年以前每年都去外地打工,去年他一次建起了6座日光温室,雇用了六七个附近的村民在温室干活。

  从打工仔到小老板,严伟得益于政府的金融扶持政策。严伟说,能一次建起6座日光温室,关键在于政府的扶持,要是政府不出面协调土地流转和贴息贷款,自己的大棚就根本搭建不起来,更谈不上脱贫致富奔小康。

  近年来,我市优化金融环境,各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加大惠农贷款发放力度,全力支持农户发展富民产业。各金融机构加强与农口部门的联系,深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了解融资和金融服务需求,加大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增强金融支持的有效性。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开展优秀信用乡镇、村组、农户信用创建活动,规范信用评级活动,落实守信激励政策,规范贷款发放行为、监控资金使用流向,确保贷款真正用于发展设施农牧业。至今年5月31日,全市累计发放“双业”贷款146.08亿元,“双联”贷款30.57亿元,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夯实基础增活力

  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康屋,走上了宽阔平整的柏油路,喝上了干净清澈的自来水……

  这是我市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给农牧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

  近年来,我市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农村“水、电、路、气、房”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以来,各县区和交通部门紧紧围绕“1236”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先手棋”,通过科学规划、示范带动、强化质量,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每年以建设100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强力推进,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2029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11137公里。按照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的计划和要求,2016年,我市将提前1年实现100%建制村通沥青(柏油)路的目标。农村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

  2011年以来,全市贫困人口由56.07万人减少到27.87万人,贫困面由35.44%下降到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