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建设千里沙漠大林带 构筑生态安全绿色屏障

23.09.2016  11:39

  甘肃新闻网9月23日电 据甘肃林业网披露,武威市千里沙漠大林带项目实施以来,通过连续两年的治理,按照“麦草方格沙障+梭梭沙生苗木”的治沙技术,有效固定了流沙,林带周边林草植被恢复较快。通过围栏封育,有效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实现了治沙理念从“由近及远”的治标措施到“由远及近”的治本策略的新转化,阻断沙源向绿洲蔓延。

  据了解,2014年,武威市委启动实施甘肃内蒙省界武威段千里沙漠大林带项目,加快构筑和完善防沙治沙生态屏障。

  按照总体规划,千里沙漠大林带民勤段北线全长467公里,占全市大林带总长度的83.1%。2015年,民勤项目区完成投资2.1亿元,修建治沙道路415公里,完成工程压沙5.61万亩、人工造林3.86万亩。今年,已完成压沙1.1万亩,人工造林8.81万亩,封沙育林草50万亩,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至目前,562公里的治沙道路路基已全线拉通。其中铺设水泥稳定层118公里,铺罩沥青路面65.2公里;完成压沙11.7万亩;造林21.9万亩。

  建设千里沙漠大林带,不仅对武威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护绿洲稳定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巩固扩大石羊河流域治理成果,促进和保障武威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对构筑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交通枢纽安全,提升新亚欧大陆桥甘肃段通达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期间,武威市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投资达到12亿元,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冰川及高山湿地和旱区湿地恢复,湿地总面积达到156.3万亩;治理“三化”面积945万亩,实施退牧还草1320万亩;开展治沙生态林承包经营,承包到户面积180.9万亩。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51.65万亩、封育180.3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2.06%提高到19.7%。武威市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详情请点击:http://www.gsly.gov.cn/content/2016-09-22/47435.html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