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上新家园

07.08.2015  10:41

  短短几年,黄花滩上一座座美丽的移民新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新闻现场

  中国兰州网8月7日消息 盛夏时节,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上的“下山入川”移民村里,孩子们在新建的广场上奔跑玩耍,尽情享受童年的欢乐时光;大人们在甜高粱地里挥镰收割,淡淡的清香随风荡漾;笔直宽阔的金色大道上,运输农产品的车辆来回穿梭,和公路两旁错落有致的移民新村相互映衬,俨然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感恩新村社区四组村民俞国勋在政府帮助下建起的养殖室里忙得不可开交,给养殖的蝎子、土元、黄粉虫喂食饲料。蝎子是高温昆虫,养殖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35℃左右,豆大的汗珠挂在俞国勋的额头,衣服早已湿透,可面对记者的镜头,他还是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村民刘梅花的种植大棚里,细长的藤蔓缀满绿叶,一颗颗红提掩映其间。刘梅花告诉记者,村里除了给村民分配耕地、林地,还配套扶持建起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让村民发展产业,并且定期安排农技人员给他们传授农业知识,搬下来后的收入要比山上增加好多。

  在新开张的理发室里,吕小梅正在娴熟地给村民做头发。搬到圆梦新村之前,她住在古浪县南部山区的横梁乡,那里山高路远,交通十分不便,很多人外出打工都不愿意回来,以前她也一直在外边打工学习美发技术,得知“下山入川”政策之后,她毅然和家人决定在圆梦新村开店创业,她的美发店生意兴隆,忙的时候理发的人得排队等候。她的丈夫也在不远处开了一家电器修理铺,现在一家人在这里生活得有滋有味。

  夕阳下,在学校教学楼前崭新的广场上,孩子们和假期支教的大学生正在举行告别晚会。一曲《明天会更好》的歌曲演唱,让记者对移民新村美好的新生活产生了无限的遐思……

  记者感言

  如果不走进村民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对移民新村的生活是不会感同身受的。顶着烈日,记者又一次走访了那些散落在祁连山腹地的小村子。破败不堪的民居零零星星地竖立着,间或有刷过涂料的白墙格外醒目,房前屋后的平坦地原本不多,一簇簇荒草还趁势“割据”着自己的势力范围,没有被侵袭到的黄土裸露着,与矗立在村后的光秃秃的山脊遥相呼应。阳光下,黄土、沙砾、山石一片焦黄,灼热的光芒到处泛滥。只有两三户人家留守在这里,他们说,等到手头的牧羊处理了后,就要搬到移民新村去。

  黄花滩的移民新村,只是武威市“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的一个缩影。2010年,武威市立足当地实际,制定了“下山入川”工程规划,提出将居住在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的7.2万贫困农牧民全部移居川区,按照“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宏伟目标。目前该市累计投入资金22.4亿元,建成和在建古浪县黄花滩感恩新村社区、天祝县黄草川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等“下山入川”移民安置点51个,完成“下山入川”6.47万人。

  得益于武威市各级政府的精准谋划和帮扶干部的精准扶助,曾经困窘在穷窝窝里的农牧民,住上了新房、用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柏油路,还发展起了致富产业。他们把对党和政府感谢的心、感恩的情融进了一个个生动的词汇里——“感恩”“阳光”“圆梦”“富民”等,并以此为新村命名,让这份心、这份情长长久久地流传下去……

  (记者吕亚龙 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