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凉州区下双镇日光温室产业调查
中国兰州网11月18日消息 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突出日光温室产业发展,跨村联建,区域联动,整组流转土地,集中建设日光温室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至10月份,全镇累计发展设施农牧业8726亩,户均达到3亩。建成覆盖3个村、12个村民小组,占地近3000亩的日光温室生产基地,其中建有日光温室1179座。这个基地一年可生产蔬菜2万吨以上,生产总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纯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2014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1.2万元以上,其中60%以上来自设施农牧业。
在发展日光温室伊始,下双镇镇村负责人进村入户,为群众讲政策,理思路,算细账,解疙瘩,并组织农户到基地日光温室棚内参观学习,让棚主和取经农户面对面交流。说教乏力,眼见为实,想建棚的农户吃上了“定心丸”,也增强了观望群众对日光温室的了解,让“要我建”变为“我要建”。镇里邀请市、区技术专家面对面传播温室新知识,心贴心地传递管理新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种植新技术。三年共邀请18名专家、124名“田秀才”举办了226次技术培训,让群众学到了真本领。抢抓“双业”贷款政策良机,利用温室产权抵押,积极加强武威农村商业银行与兰州银行的合作,三年放贷2100户,共计1.26亿元。
培育富农产业,必须规划先行、绘制蓝图、持续发力,产业才能做强,基地才能做大。下双镇以力争建成北方冬春设施蔬菜标准化万亩生产基地为目标,以种植技术好、群众积极性高、基地有雏形的下双村为核心,向四周波浪形扩展,力争用三年时间,辐射7个村,建成5000座棚,打造好万亩基地。为此,当地政府全面采样打点,将土层深2米的地块全部规划为日光温室建设预留地块,做到“三不”,即不得修建养殖场、不能栽植经济林、不搞永久性建筑。同时超前配套落实规划,积极争取石羊河流域治理项目,提前修好渠道;按建棚的要求,架好低压管网,修通生产道路,整理好地块。通过提前服务,消除建棚群众的后顾之忧。
有地的不建棚,没地的想建棚,这是近年来制约日光温室产业发展的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下双镇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整组连片流转。由于流转土地涉及千家万户,群众顾虑多,做起来具体问题较多,采取整组流转后,政府采取组里签协议、村里作鉴证、司法作公证等办法,守住农民收入不降低的底线,按照每亩800元的地价,每年上浮2%,集中流转,做到不建棚的群众收入不减。
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抓住产业转型的良好机遇,引进公司和合作社等经营大户到基地建棚、种棚。棚建在家门口,移不动更搬不走;外乡人不会亲自来种,还得依靠家乡人。老人可以在基地启帘子、放风口,妇女可以点花、掐偏秧、做零工,可以把不建棚的群众转变成产业工人,就地上班,就近挣钱,实现收入倍增。下双蔬菜基地共引进了精诚、聚农兴、益农通3个合作社,当地注册成立了蔬菜产销合作社,半数棚都由合作社建,想种棚的返租倒包,不建棚的就近上班。
建基地、搞配套,需要项目支持,下双镇在基地内新架了11台63千伏的变压器,解决了用电问题;新修了8.3公里渠道,解决了用水问题;新铺了7.5公里水泥道路,解决了群众生产出行问题。全面推广改良式土墙新型钢架大棚,提高了增温蓄热能力,扩大了有效种植面积。大面积推广自动卷帘机、微耕机作业,减少用工,增加收入。推广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实现智能温控。修建了服务培训中心、区域气象站,建成了科普长廊,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便于开展惠民服务。通过项目整合,解决了基地发展的诸多问题,提升了温室效益,增加了农户收益。
严把质量,种放心菜。下双镇推广新技术,指导种植户严格按照《武威市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进行生产作业,只要在棚内从事的一切生产活动,必须有依据,使标准化生产技术精准到棚、精准到作物。种植户逐棚建立统一的出口蔬菜标准化生产管理档案,详细记录蔬菜生产基本情况、肥料投入、病虫害防治、收获与销售等内容,作为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的依据。在基地推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与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的“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保障生产过程中种子、化肥、农药使用的标准化、安全化。主推四茬西瓜、两茬番茄高效丰产栽培、集约化种苗、“三沼”利用、熊蜂授粉、后墙立体栽培技术,棚均产出瓜菜16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