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木换来新生活——正宁县宫河镇彭姚川村发展苗木产业促民致富纪实

10.09.2014  12:45

    初秋时节,站在正宁县宫河镇彭姚川村的山头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苹果树苗郁郁葱葱,茁壮成长。正在山坡上嫁接树苗的村民邓红权高兴地对笔者说:“你别小看这尺把高的树苗子,一亩地收入最少2万元。靠4亩树苗,我3年还清了2万元贷款,还盖起了新房。

    彭姚川村地处四郎河下游,光照充足,气候湿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彭姚川村的山川地成为苹果树苗生长的最佳土壤。过去村民一直靠种露天蔬菜谋生,一亩地收入800多元,是全县典型的贫困村。1996年,村民南孝义尝试着在自家的山地上育了2亩苹果苗,没想到秋后成了“抢手货”,当年收入1.29万元。在他的带动下,第二年全村27户农民育苗92亩,收入达到了67万多元,此后面积逐年增加。2006年是彭姚川村苗木收入最好的一年,全村800亩苹果树苗产值达2510多万元,亩收入超过3万元,最高的一亩收入达4.6万元。今年,该村充分发挥群众多年来在果树苗木繁育方面的经验,与县林业局及陕西、内蒙、宁夏、平凉等地客商签订苗木供应合同496份,建成了千亩果树苗木繁育基地。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达26户。该村也成为名符其实的“苗木专业村”。

    为了真正把苗木产业做大做强,在苹果树苗发展之初,该村按照市场引导、群众自愿、规模发展的思路,多次组织村组干部及苗木生产大户赴外地学习参观,引进技术,改良品种,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发展苗木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了对苗木生产规范化管理,在种子、土壤、灌溉、施肥等方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引进推广了“热粘”嫁接法,使嫁接成活率由当初的80%提高到98%,进一步提升了彭姚川树苗的市场竞争力。为了提高效益,彭姚川村及时成立了苗木协会,向农民传授技术,提供信息,防治病害,联系销路。

    小苗木确实为彭姚川村换来了富裕的新生活。过去村民范金栓全家5口人一直住在村北面半山腰的两间烂窖洞里,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从2006年开始,他每年育苗5亩,最低的一年收入4.2万元,2010年收入达10.65万元。不但盖起了8间新房,还买了辆农用车,农闲时间做起了蔬菜贩运生意,一举摆脱了贫困。

    村支书范兴民告诉笔者:“彭姚川村家家户户育树苗,靠育苗木,盖起了大瓦房、骑上了摩托车、添了电冰箱、洗衣机、换了大彩电,电话的普及率达到了70%,80%的成年人有了手机,许多人还买回了私家车,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庆阳市林业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