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无止境的收费必须给公众一个透明的理由

23.07.2015  04:44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稿近日向社会征求意见,拟对收费期限作出调整:政府收费公路中的高速公路实行统借统还,不再规定具体的收费期限,按照用收费偿还债务的原则,以该路网实际偿债期为准确定收费期限;特许经营公路的经营期限按照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原则确定,其中高速公路的经营期限一般不得超过30年,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高速公路,可以约定超过30年的特许经营期限。此外,政府收费高速公路在政府性债务偿清后,以及特许经营高速公路经营期届满后,其养护、管理资金可按满足基本养护、管理支出需求和保障效率通行的原则实行养护管理收费。

    按照2004年颁布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政府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的收费期限分别为最长不得超过20年和30年。而修订稿则规定,政府收费高速路偿债期拟按实际清偿债务所需时间确定。从明确收费期限,到不设收费期限的“还完为止”,很容易被解读成高速公路将长期甚至永无止境地收费,也正是这一点,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公众普遍认为,既然是借贷修路,那就有还清的一天。而且公路之所以姓“”,是带有公益属性的。如果没有一个清楚的账本呈现给公众,只是强硬延期收费,显然难以服众。在没有做到收费去向完全透明、详尽公开的情况下,如何做好监督?而此种语境下,提出债务还清后转变为“养护管理收费”,自然难以打消公众疑虑,更何况“养护管理收费”的标准尚不明晰,如何消除人们对其“只是换了个收费名号”的质疑?在这一点,有数据为证。在修路阶段,审计部门2013年曾对安毛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进行审计发现,不足500公里的高速公路出现多计工程款、使用假发票等问题资金90亿元。在运营阶段,高速公路收费的有些资金被挪用于建楼堂馆所、投资股票等。此外,交通领域企业单位超编严重却享受着高额福利,也被网民诟病“养路费成了养人费”。目前,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仅公布的每年高速收费超过3600亿元,这些数据背后究竟还有多少问题资金,人们不得而知。

    一边是公众对高速收费喊“”,一边却是交通部门对高速运营喊“”,这个问题必须要说清楚,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公众是否要为小集团的利益甚至是腐败买单。也许有人会说,我又没车,涨不涨价关我何事。那么小马飞刀告诉大家,这些附加在物流成本上的钱,会体现在一斤米、一桶油的价格上,谁都跑不掉。小马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