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负得只剩裤衩”与厅官无关

08.12.2015  02:3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记者站原站长毕国昌12月4日在三亚的遭遇——他在三亚天涯区海边游泳时,载有衣物的自行车链锁被城管剪断,致使其仅身穿裤头,徒步去三亚市政府,最后犯病回家,前后长达4个多小时,身心受到羞辱。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迅速成为热点新闻。

    媒体在报道和转述这条新闻时,标题里无一例外地用了“厅官”和“城管”这两个名词,这么做当然不是没有原因的,媒体当然知道这两个词的吸睛作用又多大,如果把“厅官”换成“退休老人”,估计这条新闻的点击量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高。“厅官”权高位重,常获特殊礼遇,现在却受“裸身”之辱,反差太大产生视觉效应;而“城管”多与负面新闻扯在一起,这一次惹了厅官,大家都在暗中期待看其如何收场——这大致上是人们的普遍心态和想法。

    从三亚市官方的通稿来看,老毕的自行车锁在市政设施凉亭的柱子上,执法人员又找不到毕国昌(当然也不知道其裸不裸),才依据三亚湾相关管理规定,执法人员对该辆违规停放自行车进行暂扣处理。如果此属实的话,不管是谁,“被欺负得只剩裤衩”都属活该。不能因为谁是“厅官”谁是百姓,城管就去选择性执法。

    城管有执法的权力,执法的对象应该不分厅官和百姓,厅官官阶再大,也和你我一样,只是一介公民,没有额外的权力去违反城市管理的条条框框。所以,是不是厅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厅官的自行车停的是不是地方,城管的扣押行为是不是合乎程序。

    如果网络上的讨论依然纠结于厅官的个人身份,都从社会给城管所贴的标签出发,那其实就是习惯性跑偏。因为,不管处罚是否得当,维权是否获得支持,都不应该从以我们对某个群体的固有印象去判断,或者由某个人的身份说了算。现在,很多引发网络围观的新闻都像此起事件一样,在报道和讨论的过程中,媒体和受众都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强调和突出当事人的个人身份,这样的确可以放大新闻效应,但若纠结于此,就无助于厘清甚至会扰乱对问题的调查还原和处理,不是让某人某群体受屈受冤,就是让事件本身沦为个例或者花边,并因此忽视了它可能代表的普遍意义,不能引起对某种固有现象、甚至某项制度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当然也就不可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所以,当牵扯到权益受损的事件时,我们最好抛开当事人个人身份,将其还原为一个普通的公民。“被欺负得只剩裤衩”的,只是一个喜欢游泳的人而已。蔡宁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