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家有没有“状元”情结?

02.07.2015  12:02

    刘加民 http://blog.sina.com.cn/jiaminliu

    中国人的确有“状元情结”,证据就是喜欢把考试优胜的,尤其是第一名的,一般是县考、市考、省考、国考这样的高级别考试的第一名,循旧例呼作“状元”,并情不自禁给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和追捧。

    “状元”的本意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科举考试没有了,状元自然也就没有了。但是考试还在,“状元”一词自然而然变成了对各种考试的优胜者的比喻说法。有考试就有第一名,有第一名就有所谓的“状元”。

    有人说,西方没有“状元”,也没有“状元情结”,其实不然。西方没有科举,自然也就没有“状元”这个词汇,但是他们也有形形色色的选拔性考试。大多数国家没有全国统一的考试,大学自主命题考试(中国的高考实际上也早就分省命题、阅卷,全国有十五六套高考卷子。大学自主命题、选拔,还不是主流的方式),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形形色色的考试、竞赛中选出优胜者,为之自豪,引以为荣。有些社区、街道也会因为出现了扬名立万的“状元”(winner,champion,superior)欢欣鼓舞。甚至喜欢竞争,崇拜优胜者,格外重视第一名(状元),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之一。因为考试(比赛)得了第一名,而给所在“单位”带来的巨大荣誉感,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能去美国的著名高校读书的,是不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状元”?是。能去常青藤大学留学的学生,是不是在层层选拔中的优胜者?是。到哈佛大学看看吧。因为哈佛无法统一全人类的语、数、外、史、地、生教材,他们选拔外国学生,主要看他们是否来自所在国家的名校。而申请入学的孩子们,如果来自所在国家的知名高校,最好还有名教授的推荐信,那么他们拿到offer的概率就大大增加……这些孩子的英语成绩,几乎都是接近满分。入学考试,要通过雅思、GRE考试这样的语言关,以确保学生入学后能够听懂英语教学。被俞敏洪培训过的中国学生,因为满分太多,而遭到美国国家考试中心的质疑,早就是众所周知的“轶闻”了。就中国而言,各省的高考状元(省、市级别的)基本上去了北大、清华、科大这样的超一流大学,而这三所大学的毕业生,基本上都去了欧美名校。个别专业的学生几乎全军迁移,中国的重点高校一度被嘲讽为欧美大学的预备班。俞敏洪是北大英语系,属于没有专业的专业,他说他班上的同学几乎都走了。没有专业的专业尚且如此,其他理工科的就别提了。这时候,你说中国高考状元没出息,究竟是美国教育的失败,还是中国教育的平庸?中国的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直接参加工作而不读硕士博士的,比例并不大。而名校毕业,不论学士、硕士、博士,究竟后来干得是不是出色,算不算精英,我觉得可以做个调查,用数据说话,不要凭感觉主题先行,为了自己的小文章有噱头,或者为了恶心一把中国教育,就罔顾事实,信口开河。

    备受诟病的“状元情结”的另一层含义,是指中国人过分重视高考分数,忽略了学生的其他才能和品质,形成了“一考定终身”的荒谬。这是对中国高考现实的无知。实际上,2015年之前,北大、清华这样的重点大学,“裸考”入学率早就不到半数,通过校长推举、奥数竞赛、特殊才能、科学发明、先进模范等等方式加分实现自主招生的,早就超过了50%。我们经常听到奥运会冠军就读重点大学的新闻,也知道奥林匹克单项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名次的都可能被重点大学提前录取,至于道德模范,英烈子弟上大学的奖励性政策,更是多年来始终坚持的原则,甚至在严格限制加分入学的2015年,面向这些考生的优惠政策,都得以保留。汶川大地震中表现出优秀品质的学生,都以加分的方式破格录取进大学深造。而去年因为在公交车上勇斗歹徒而受伤的柳艳兵,耽误了高考的学生,则获得了多所大学伸出的橄榄枝。青年作家蒋方舟,曾经是文学神童,9岁就开始出版小说。她的考试成绩并不特别突出,但是清华大学不拘一格招人才(而不是一张卷子定终身),给了她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并且把加分规则用到了极限,加60分。曾经有人质疑她的真实才华,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她不仅保持了旺盛的创作活力,常年在知名报刊开专栏,粉丝无数,而且在道德水准、敬业爱国方面,也经得起考验。6月份,她获得了与莫言一起随同李克强总理访问南美的机会。这算是中国优秀文学青年的代表了吧……遗憾的是,这些活生生的不唯分数至上的事实,遭到了喜欢嘲讽中国人“状元情结”的人们的无视。中国的大学录取,早已经突破了传说中的“一张卷子定终身”的僵死、古板,他们却活在自己的虚构中。

    我忽然想起今年高考第一天,微信上广泛传播的一个段子了。列举了两个名单,一个是状元,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一个名单是: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问,我们记住了谁?当然是第二个名单里的人,这些人属于落榜生。而被人遗忘的第一个名单的人,都是科举胜出的状元。我知道段子是宽慰考生家长的,就以调侃回应:“高官和高知,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挺好。从政还是做学问,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千千万万无名的状元出身的高官的辛勤工作,中国几千年延续不断的繁荣稳定,是不可能的。

    有趣的是,几天后,第三个名单出现了。1.欧阳修为避嫌曾巩,不然苏轼就是状元。2.文天祥是状元。3.王维是状元。4.柳公权是状元。5.郭子仪是状元。6.贺知章是状元。7.张居正则是当年出名的神童,顾璘怕他得瑟过分,故意压制了几十年,否则也是状元……也就是说,状元几乎都能写几句诗词歌赋,而那些为科举奋战多年的落榜生却未必能够领导一周一府,留在基层成为乡绅,倒是为他们几十年孜孜以求所获得的文史知识、人生感悟,提供了最佳出口。

    总之,举例说明,总是偏颇的,用极端案例得出普遍结论,是非常有害的。尤其是日常的小文章,一点煽情,一点曲折,一点小智慧再有三五个真假难辨的实例,“鸡汤小文”就炮制成功了。但是,举例总是会囿于个人阅历、知识积累和政治立场,让人们聪明又愚蠢。最常见的现象是:想得到什么结论,就看见什么证据,或者为了结论找证据。禅师说,人看见的都是自己心里有的。批评中国有过分的“状元情结”的人们,不少属于这种情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西方类似的谚语是“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中国的“状元情结”,实际上是对任何一个行当的杰出人士的尊重和推崇,文状元,武状元,养殖状元,致富状元,发明状元……对高考第一名的崇拜,只是之一。追求卓越,超越平庸,是十分宝贵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