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专题询问城乡低保工作
原标题: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专题询问城乡低保工作
中国张掖网讯 (本网记者陈玮)10月28日,张掖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联组会议召开。会上,10位省、市人大代表,围绕我市城乡低保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城乡低保清理”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效果等问题,对全市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询问。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开堂出席会议并发言,副主任周双喜、钱英文、陈华、赵惠琴、秘书长罗继洲、市政府副市长成广平出席会议,张掖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牛文忠,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俞新民列席会议。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师建新就目前我市城乡低保工作总体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讯问。张掖市民政局局长郑月萍在答复中讲道,我市于1998年全面实施城市低保制度,2007年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自低保制度实施以来,全市累计救助城乡低保对象达100多万人次,累计发放资金达12亿元。低保补助标准连续八年以每年10%-15%的幅度提高。城市低保对象由1998年的719人扩展到目前的53687人,补助标准目前达到每人每月352元,月人均补差达到292元;农村低保由2007年的59818人增加到目前的82883人,占农业总人口的10.2%,保障标准目前达到每人每年2193元,月人均补助水平116元。我市城乡低保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部分乡镇街道主题责任落实不太到位,低保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广泛;居民家庭信息调查核对不够全面,低保政策执行有偏差;救助资金地方财政配套有难度;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少、经费欠缺等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文明就调查中,部分乡镇、街道(社区)存在没有认真履行评议工作主体责任,没有认真落实“一二类低保对象两年一评议,三四类低保对象一年一评议”的工作要求的原因及如何解决进行了询问。市民政局老龄办副主任白冰在答复中讲道,由于部分乡镇、街道(社区)民主评议仍以村(居)委会为主,存在没有认真履行评议工作主体责任的现象;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部分评议代表无法参加,群众参与率过低、评议不透明。民政部门将会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分管领导、包村干部和民政助理员全称组织参与民主评议环节;搞好评议宣传,让群众了解、参与、支持民主评议;选好评议人员,村(居)委会评议小组成员中群众代表不能少于三分之二;严格评议程序,公开评议结果。
省人大代表王云兰就“城乡低保清理”专项整治工作效果,过程中发现了哪些突出问题及如何解决等问题进行了询问。市民政局老龄办副主任白冰在答复中讲道,至目前,清理城市低保对象1215户共2327人,新增596户925人;清退农村低保对象1163话2006人,新增722户1285人。清理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过去用低保政策将企业改制、征地拆迁、修路占地、参战参核人员等社会群体纳入保障范围;个别临时聘用的工作人员在执行政策中存在偏差,优亲厚友,低保对象认定不准,存在人情保、关系保等错报的情况;工作程序不规范,低保指标分配不合理,张榜公示不经常;部分乡镇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低保申请仍由村委会受理,入户调查和民主评议仍以村委会为主。
市人大代表、甘州区乌江镇管寨村党支部书记方刚就2013年10月份成立的县区居民核对中心应履行哪些职责、在城乡低保工作中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询问。市民政局老龄办综合科科长冯国立在答复中讲道,县(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主要负责本县区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送的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保障住房等社会救助项目的居民家庭相关财产信息进行收集、对比、核查工作,出具有关核对报告并及时反馈给申请核对单位,负责本级核对信息系统的管理运行。该机构成立以来,在低保工作中主要为低保“清理和规范”提供依据,严把低保“入口关”关键环节,为低保“动态管理”提供支撑。
会议共询问了10个问题。市政府副市长成广平讲到,相信通过这次审议和询问,更加有利于督促市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把这项民生工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