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敦煌最好洞窟关闭”是误解

10.03.2015  19:53

  信息时报北京讯(特派记者 蒋隽 田桂丹 万宇 刘宇雄)当了22年全国政协委员的樊锦诗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这个只会用电脑打打字的老人,想到了用数字化保留敦煌精彩。11年来,她持续提交和关注的一个提案促成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竣工,让莫高窟单日游客最大承载量由3000人次增至6000人次,达到文物保护和开放利用的双赢。敦煌最好洞窟是否都关闭了?她指出,“这是误解,我们给观众选的洞窟肯定是最好看的。”

   11年,数字敦煌梦成真

  早在2003年,樊锦诗就曾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的提案,提交后多位国家领导人和部委负责人先后作出重要批示。2007年底,国家发改委通过了《关于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立项;2008年底,总投资2.6亿元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2014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竣工。数字中心开放后,游客通过网络预约、自主选择、线上支付,能先领略一场艺术数字电影,再入洞窟实地游览,莫高窟单日游客最大承载量由3000人次增加至6000人次。樊锦诗认为,“从保护、研究到展示,数字技术都有广阔的利用空间。”

   敦煌的数字化保护之路

  数字敦煌是慢工出细活,“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把虎头安在牛头上。”樊锦诗说,很早以前就考虑以档案的形式保留敦煌之美,但当时是用胶片拍摄,照片有色差无法调整,以前做的很多记录工作现在都要重来,她现在正一个窟一个窟地进行拍摄记录,目前数字化档案工作“做好的不到50%”。

  数字化档案是预防性措施,日常还要不断对壁画进行修复。“总有人问我修好了吗?”樊锦诗形容,壁画就是一个高龄老人,可能这个月生病了需要住院治疗,病好出院了,可不久又有可能生病继续住院,“你能说他身体好了?”莫高窟壁画也是这样,因年代久远,游客众多,一些壁画总在不断出现问题。

   谈误解:好多洞已没有东西了

  不少游客来到莫高窟发现,莫高窟并非所有洞窟都开放。樊锦诗说,“很多同志有误解,问我是不是把好的洞关掉了。这是误解,莫高窟好多洞已经没有东西了,虽然没有壁画,但也要关,需要保护下层的洞窟。洞窟开放太多,没人管也会造成问题。”

  “我们给观众选的洞窟肯定是最好看的。以后如果都能数字化了,观众可以看到所有洞窟的数字化档案。”樊锦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