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茶

06.05.2015  12:47

    年年过初夏,年年吃槐花。

    今年槐树刚刚长出花苞的时候,我就开始吃,一直吃到完全绽放,差不多每天都能来上一顿,百吃不厌。

    刚刚长出的花苞很小,很琐碎,白里透绿,一串串挂在枝头,在黄黄绿绿的槐叶丛中若隐若现。找一架竹梯爬上槐树,捋下来半筐,淘洗干净,稍微拌点儿面粉,最好再来点儿棒子面,撒上盐,撒上胡椒,搓匀了,摊到锅篦上,猛火快蒸,五分钟出锅,滴几滴小磨油,此乃清蒸槐花,鲜甜爽口。

    也可以煎成薄饼来吃。槐花拌面,再拌鸡蛋,调成糊糊,摊入平底锅,用油煎黄。火要小,油要大,煎黄这一面,翻一下锅,再煎另一面,一股股白气裹着鲜香直窜鼻梁。槐饼煎好,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再回锅做菜。我喜欢把槐饼切成菱形块,用米醋焖一焖,出锅前五分钟勾点儿薄芡,汤汁明亮,槐饼清香,有清炖鲫鱼的味道。

    槐花在枝头上待的时间不长,最多二十天就变干变黄,随风飘落,零落成泥碾作尘,不能吃了。为了多吃几顿,我今年摘了几十斤槐花,滚水焯熟,捞出挤水,摊到乒乓球台上,在太阳地里暴晒。像这个季节,最多晒三天,槐花完全变干,收起来慢慢吃,能吃到过年。

    干槐花不甜,但是鲜味儿还在,做包子馅儿非常合适。调馅儿之前,用清水浸半天,干槐花慢慢舒展,捞出控水,加盐加油加味精,简简单单调味,又鲜又弹牙。

    槐花如此美好,宋朝人民却享受不到,因为我们现在吃的槐花都来自刺槐,而刺槐是外来物种,进入中国还不到三百年。

    宋朝没有刺槐,只有国槐。国槐也开花,可惜有微毒,吃上二两,就能让人浮肿起来,我估计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宋朝食谱里才没有槐花。王安石变法时期,西京洛阳每年收购六千斤干槐花,运到淮南出售,这么多槐花绝对不是让人吃的,而是用来做颜料的。

    宋朝人虽然不吃槐花,却拿槐花做茶。南宋养生书籍《奉亲养老书》里介绍了用槐花做茶的方法:槐花淘净,上笼蒸熟,出锅摊凉,用油榨把水分榨干,入模压成棋子状,最后再用炭火焙一焙。饮用的时候,将槐茶棋子碾磨成粉,滚水冲服,据说可以祛除蛔虫,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