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纸扎传承人白爱花:一笔蛾眉勾出笑 一张小嘴剪出神
原标题:一笔蛾眉勾出笑 扎出一个精彩世界
翻阅前辈的工艺模板
一笔蛾眉勾出笑,一张小嘴剪出神,每个人物的出神入化都在白爱花的一描一剪之间。白爱花是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榆中纸扎的传承人。白爱花从父亲白如荷手中传承来的纸扎手艺带给观灯者太多美好回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榆中纸扎技艺。
古老手艺 师承名门 技艺炉火纯青
千百年来,纸扎艺术在代代相传中,融汇吸收了多种文化形式,呈现出厚重的人文力量。
说到白家与纸扎艺术的结缘,要将时光回溯到1939年。那年,榆中县马坡乡白堡村年仅16岁的白如荷带着一家人的期望,背着包袱到阿干镇当学徒。在这里有一位姓石的画匠远近闻名。因为早年间白如荷的姑奶奶嫁给了石画匠,所以基于这层关系,他才得以来到石画匠家当学徒。说起这位石画匠,白家后人的心里总是充满崇拜和敬仰。石画匠祖上就是扎花灯图彩绘的,至于到石画匠家传了几代已无从考证,但石家之所以在兰州闯出名声,却是因给肃王府扎灯会的花灯受到褒奖而扬名,之后很多年王府的花灯都有石画匠的贡献。传到白如荷师傅这辈,这门技艺已是炉火纯青了,一代代积累下的画稿传承着这门古老的手艺,也积攒着更为丰富的类型。
白如荷虽然是个小小学徒,但勤奋好学。禀赋加上勤奋,白如荷在众多徒弟中逐渐脱颖而出,最得石画匠真传。再加上石画匠家人丁单薄,最终老人决定将这门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白如荷。
辈辈传承 泛黄手绘稿 展现世间百业
白如荷出生的白堡村,虽然是兴隆山腹地的一个小小村庄,却独具文化气息,一直以来就有书画传家的传统。
西部商报记者有幸在白家见到了那些泛黄的斑驳的手绘稿,几代传承之后极大丰富了手绘稿的内容,翻阅之中时光恍惚回转,世间百业、传说传奇、花鸟鱼虫都在一幅幅手绘稿中得到完美展现。在那个文化交流远没有现代丰富的年代,匠人之间的手绘传授就是丰富题材宝库,对于匠人来说,这便是祖师的传承,是无价之宝。白如荷从师傅手中传承了这些,更成就了金县(以前对榆中县的别称)纸扎的老字号,被同行和大众认可。
白爱花是白如荷老人最小的女儿,白爱花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白爱花说,当初父亲传授得相当严格,一点点的不合格都要推倒重来,并伴有严厉的批评。如今的白爱花作为非遗传承人已继承了父亲在这方面的才智。不过技艺是经过数千数万次描摹才领悟到的,比如一张樱桃小嘴,在她这里也不知道剪了多少遍。也就是基于这些,再加上哥哥有了更好的工作,所以老父亲在临终前还是将那些数辈描绘流传下的画稿和模具交到了她手中,希望这门手艺不要失传。时至今日,让白爱花感到最风光的还是1992年榆中县的元宵灯展。在那次展览中,她和父亲扎制作品喜获大奖,栩栩如生的造型吸引了很多观众,两只手工扎制的小羊竟以假乱真引来了真羊。
虽然,现代花灯巨大灯组的出现让这样的小巧灯会不再有昔日光泽,但榆中纸扎这门技艺包含多个项目,传统匠人的匠心总有独到之处。就拿人物的扎制来说,描眉画眼只是点睛之笔,其中出彩的门道还有很多。在白爱花的操作台上,上好的毛竹被整齐加工,长、宽、厚度亦有严格要求,即使小小的竹节也被细细打磨,就怕扎制的过程中突出一点影响美观。和现代的纸质花灯相比,传统花灯的颜料可谓上乘,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经细细研磨后才能当作颜料,即使放在外边风吹日晒也不会轻易掉色。如此丰富的内涵和技艺自然不能在她的手上失传。
白爱花说,虽然现代文明会冲击传统工匠,但泛黄的画稿永远都不会辜负爱它的匠人,这些一辈辈匠人积攒的手稿就是一部民俗通史,其价值就值得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