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方言拾趣
读《杂文报》(2014年11月11日第4版《诗界雅事》),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卸任后的卡特总统,1981年8月24日来到北京,一下飞机,便念了两句中国古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陪同人员不知所云,面面相觑,急忙打电话问文学研究所,是不是唐诗,谁写的,出处在哪里?无果。无奈,电话转到文学所《文学遗产》编辑部,编辑接了差事,也没见过,感觉不太像唐诗,非绝句、律诗、杂言体,几个字也太生僻。查《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才知是晋代程晓《嘲热客》里的句子,便连忙报知,陪同人员才懂得了卡特的用意。
看完这则趣闻,我惊叹卡特先生如此得体地引用中国古诗,更佩服给卡特先生提供这两句诗的人,人家可真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通者,了不起的汉语学者。我也自豪地想,如果家乡的大伯大婶听到卡特先生念“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的诗句,也会明白其中的意思,感受到来访者的谦逊恭谨、诙谐幽默。为什么这样想呢?因为“褦襶”这个词语,在家乡人的口语里常出现,我小时候还听过村里老一辈人讲的类似于《嘲热客》的故事:三伏天,烈日炎炎,酷暑难耐,主人在家里午休,此时,偏偏有个不懂事的人来串门。主人以为客人有什么要紧的事,说完事情就会走的,打起精神来接待,没想到客人家里长邻里短,说起来没完没了。主人疲惫不堪,昏昏欲睡,可客人说话的兴趣正浓,侃侃而谈,一点儿没有走的意思。故事告诉人们,在别人休息(或有事做)的时候,不要去打扰。
褦襶(nàidài),本意是衣服粗重宽大,既不合身,也不合时。《新华字典》的解释是“不晓事,不懂事”,榆中方言里的“褦襶”,有着更丰富的含义。“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褦襶(不合情理,或低级、愚昧、违背道德)的事来!”有人做了不该做的事,让人感到惊讶。“那个人是个褦襶子(固执、不明事理的人),他犟起来,三头牛也拉不回来。”有人不明事理、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人们会这样说。
“人家的女儿结婚,在县城的宾馆里办酒席,来的都是体面人,收拾一下,穿戴整齐了再去。一副褦襶相(不修边幅、衣着不整洁、邋遢的样子),会为东家丢脸的。”丈夫要去贺喜,妻子这样提醒。
“我是一个褦襶(水平低、能力有限)人,想的不周做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谅解。”自我谦虚。
195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内涵规定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榆中方言是北方方言西北官话区甘陕方言片下的兰州方言区的一个小区方言,属于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榆中方言里的一些词语虽然生僻,但在汉语词典、古代文学作品里存在着,“褦襶”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