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双联”行动绘制乡村新画卷

12.06.2014  17:16

如今,走进榆中乡村的人们会发现,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亮化一新的居民房屋,修砌整齐的排水沟渠,公园式的健身广场,相辉成趣的宣传墙面……诸多新鲜的农村元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昔日脏乱差的旧山乡翻身变为清新优美的新农村,一幅山沟里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榆中农村的变化,是榆中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联扶工作,聚力扶贫攻坚的缩影。

据统计,联扶工作开展以来,各级联扶单位筹资4.33亿元,干部捐款捐物1366.43万元,帮办各类实事623件,解决群众急事难事1200余件。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7.33万人,普及率达到70%;行政村道路硬化率80%;新修梯田7.81万亩;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700个,累计达到14332户;建成村级商贸服务社8个,万村千乡综合服务超市30个,建设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2座,建成留守儿童之家19座;为0-3岁儿童捐赠营养包资金38.66万元;新修标准化村卫生所13所,新修标准化村文化活动室40个,改造农村危旧房1684户。发放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109户1.58亿元,落实“双联惠农贷款”2677户1.37亿元。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投入资金1.32亿元对农村公路沿线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进行全面整治,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群众人居环境。综合起来看,两年多来,全县联扶工作成效明显。

在短短的两年内,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关键得益于榆中县“四个有力有效”:

组织领导有力有效。联系榆中的省市县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狠抓落实,带头打造样板工程,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激发了联扶工作的内在动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先后多次深入联系点甘草店镇蔡家沟村和三角城乡龚家屲村开展联系帮扶工作,实地指导榆中联扶工作进展情况。原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景海多次深入联系点清水驿乡建营村,坐在农家炕头与群众心贴心地交谈,倾听联系户心声,共同商议、谋划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县委书记甘培岳多次到联系点走访联系户,协调帮扶资金,帮助联系村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的问题。35名地厅级领导干部和县上领导也都通过入户走访、与贫困群众交谈、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等进行实地调研,并多次深入联系村、联系户开展联系帮扶工作,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谋划发展思路。作为榆中县联扶工作组长单位负责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万鹏举多次深入联系村,与乡村干部座谈定思路;带领中药材种植户考察药材市场,帮扶贫困户购买药苗、药籽发展中药材种植;与干部群众联手,为贫困户增养羊只;统筹协调资金,建成榆中北山地区第一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亲力亲为,带领局系统干部帮助贫困户夏收;开展送文化、送医疗、成协会、改危房等系列帮扶活动,为联系村走上致富新路、点燃希望之火注入了活力,创造了机遇。省、市、县领导的为民情怀,极大地鼓舞了榆中广大干部群众。全县各级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怀着一腔真情,深入基层,与困难群众认亲戚,交朋友,给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有力地助推了全县联扶工作向纵深开展。

单位扶持有力有效。在工作推动中,各级联扶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帮助联系村积极培育富民产业、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市场信息、组织劳务输转、组建专业协会、夯实基础设施,努力将贫困村打造成美丽富裕的小康村、将贫困户变成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得联扶工作在拓展群众致富门路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一是委托管理式帮扶。先由乡(镇)政府委托管理帮扶资金,鼓励联系户发展种养殖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将帮扶资金兑现联系户。如贡井乡把种植中药材作为扶持联系户的重点,干部帮扶资金先由乡政府委托管理,对农户种植药材情况,经帮扶干部、合作社、包村干部和农户的共同验收合格并签订“四方协议”后,以“以奖代补”的方式将帮扶资金兑现于联系户。目前,已带动全乡中药材种植7767亩。二是直接输入式帮扶。各级联扶单位直接注入帮扶资金,努力为联系村争取一些事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民需的脱贫致富项目。如省委老干局在中连川乡直接投入资金扶持发展该村的130户种植中药材,130户发展养殖。三是政策推动式帮扶。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利用各种惠农贷款助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推动联扶工作向纵深发展。如哈岘乡通过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建立了“金融机构(贷款)+政府(协调)+农户(养殖)+协会(统购统销)”发展模式,帮助农户发展养殖等特色产业,并已通过这种方式扶持养殖户80户,养羊480只。四是项目拉动式帮扶。采取超常规工作方法,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为突破口,全方位整合部门项目、部门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充分依托项目建设拉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如原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杨景海在清水驿乡建营村和方家沟村采取资金配套的办法帮助贫困户发展舍饲养羊项目。五是先投后返式帮扶。联扶单位不断创新农户养殖业发展模式,先向联系户投放种羊,到期后以“投母还羔”或直接返还种羊的方式,由村委会对羊只进行再次分配,促其形成母畜滚动发展模式,提高帮扶成效。六是技能培训式帮扶。充分发挥各技术专业部门的工作特点和工作优势,不断加强对农户在车辆驾驶、种植养殖、劳务输出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了农户的发展致富能力。七是依托职能式帮扶。充分依托各职能部门的有利优势,结合当前工作形势,广泛开展气象服务、通信畅通、送医送药送健康、送教下乡等活动,使得联扶工作更加顺应民意、符合民心。八是智力扶贫式帮扶。着眼于治本,拓展联扶工作内容,加大教育帮扶力度,在扶贫的基础上做好扶智。

宣传引导有力有效。榆中县坚持把舆论宣传作为打开联扶工作局面的重要抓手,积极在提升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上下功夫,创建了“开辟一个专栏、编印一份简报、送一本《惠民政策百问》、发一封信、制作一批宣传牌、设立一个宣传公示栏、编印一本《惠农政策宣讲工作手册”的“七个一”舆论宣传全覆盖模式,努力在全县营造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声势。先后在《甘肃日报》、《兰州日报》、《甘肃经济日报》以及光明网、中国甘肃网、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专网、兰州市委联扶工作简报等报纸、网络、简报上刊登了关于全县联扶工作的报道40余篇;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宣传报道58次;县属新闻媒体开展专题报道1242篇(次);发放书籍资料38937册;横幅、宣传牌、宣传标语等遍布车站、高速路口等显眼位置,营造了报纸上有文章、电视上有图像、广播上有声音、街道上有横幅的浓厚舆论氛围。干部人手一本《惠农政策宣讲工作手册》,农民户均一本《惠民政策百问》,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做到了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同时,举办了“众手浇开幸福花——榆中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主题文艺演出,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展示联扶工作成果,为更好地推动全县联扶工作持续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探索创新有力有序。为保证联扶工作不落空、不走样,榆中县结合全县联扶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制度机制,确保联扶工作向纵深推进。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县级领导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帮助指导联系乡镇及其联扶单位修订完善各项规划,确定发展项目和主导产业,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安排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联扶工作取得实效。加强组长单位每月组织召开协调推进会议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引导联系乡镇完善工作举措,引导联户干部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和纪律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联扶工作纵深推进。积极推行联村干部到乡镇、村挂职制度,挂职干部围绕发展目标、产业规划、增收计划,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把政策、技术、信息及时带给农户。建立了联扶工作确认制,让村民全程参与年度计划、帮扶项目和具体事项实施全过程,时时提醒项目负责人,强化了联扶单位、组长单位、乡镇的责任意识,很好地破解了联扶单位和联系村工作“两张皮”的现象,解决了联扶项目缩水、流失、走样的难题,化解了联扶工作年终考核带来的疑惑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