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游古镇读历史品味千年文化

22.09.2014  13:43

 

   9月的青城古镇,到处是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和收获的喜悦。尤其是首届小吃节、民俗文化节的召开,一条条青石路、一栋栋仿古建筑每天都笑迎千里客,以全新的芳容展现在广大游客面前。“我们青城正在实现着古老文明的再生型复兴,你单看基础建设的变化就能闻到百年前的繁荣和美丽!”9月15日,在青城镇刘正堂对记者说,今年以来,榆中县青城镇筹委会依托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开工建设的一批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已全部投入使用,为加速打造成为“天下黄河第一古镇·中国青城”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伴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和“1313工程”的启动实施,青城古镇综合保护开发工作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文化产业龙头项目。榆中县委、县政府以及青城镇紧紧抓住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大好时机,积极向上争取利好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充分发挥了青城古镇的文化特色和优势资源。

  记者在青城镇采访时注意到,景区核心区城河村基本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青一色的仿古建筑、一溜儿的石板路、雕梁画栋式的古城楼已全然展现在游客面前;整个街道干净整洁、门面整齐划一、公共设施耳目一新……据了解,在开建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中,世行贷款青城景区道路工程和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通过县级验收组初步验收。条城街及校场路的仿古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89户551间仿古商铺建设,建成仿古大门16座,建成旅游厕所2座并投入使用,完成35.5米遗留墙体保护。工程预计年内完工,将建成青城景区又一特色亮点景观。青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项目,申请到中央及省财政专项资金650万元,包括青石板路的整修、城门口广场的修整、给排水工程、路灯安装工程、高、低压电线入地工程、120个仿古垃圾桶的安装、修建5座旅游厕所等7个子项目。

  古民居四合院的保护修缮工程是青城古镇最为关键的控制性工程,总投资达5200万元。这一工程自实施以来,对古镇核心区域内具有维修价值的古民居四合院进行房屋的整修,恢复惨遭破坏的砖、木雕花,复建残缺以及拆除的门楼和房屋,整治古民居周边的环境。“目前,我镇已申请到一期项目(15院)中央资金1500万元,并于9月15日进行公开招投标。传统村落保护项目,计划争取国家资金3000万元对古镇区内4个传统村落进行保护。”青城镇党委书记祁光锐对记者说,目前,《青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均已编制完成,正在进行修改完善。项目涉及的道路、排水、街道外立面改造、环境绿化、文物展示利用方案正在编制中。

  据了解,目前青城游客接待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下一步通过招商引入民营资本作为游客接待服务中心进行开发打造,进一步提升青城古镇游客接待能力。甘肃农耕博物馆和青城水烟博物馆“两馆”项目已经省文物局同意,并纳入国有博物馆管理序列。

  在加快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的同时,青城镇高度重视环境整治工作,成立的古镇环卫队,实行“上午清扫,全天保洁”,保证古镇区域的干净整洁。同时按照消防标准对景区电线线路进行了安全改造,对景点环境进行优化美化。定期组织镇村干部对镇区沿线及湿地公园周边各村乱堆乱放、乱占乱建进行了集中整治,为青城古镇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综合保护开发工作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