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榆中县启动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

30.04.2015  18:25

   中国甘肃网4月30日讯 (通讯员 张宏)近日,榆中县启动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该行动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靠实责任、标本兼治、公开透明的原则,旨在深入查找和纠正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规违纪问题,确保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和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此次整治范围为2013、2014年度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下达的用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资金(含基建投资)。具体包括:包括粮食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畜牧良种补贴、林业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补贴类项目资金;农技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小型病险水库加固、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合作组织、草原生态奖补、农民技能培训、退耕还林、天保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小农水专项、农业综合开发、防汛抗旱救灾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类项目资金;整村推进、“两后生”培训、易地搬迁、以工代赈、少数民族发展等财政专项扶贫类项目资金;“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流转、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水权水价改革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类项目资金。2010年以来财政、审计部门对涉农资金的各种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和处理情况;专项整治期间群众举报的事项。

  整治对象为负责分配、拨付、管理、使用涉农资金的财政、发改、农业、水务、民政、扶贫等涉农项目资金管理部门、实施单位和受益主体。

  专项整治行动将重点整治是否存在九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用资金、项目管理权,贪污、受贿、谋取私利;二是基层干部冒领、私分农民补贴资金和补偿款;三是项目申报弄虚作假,套取骗取财政资金;四是截留、挪用财政专项资金;五是违反政府采购及招投标管理规定;六是资金拨付不足额、不及时,滞留、延压项目资金;七是未按规定时间启动项目、未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八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项目实施内容、地点;九是其他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等。

  整治行动分启动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迎检、整改完善、全面总结六个阶段。在自查阶段采取“五查五看”的方式进行检查,即:查内容,看资金清理是否全面完整;查依据,看资金分配是否客观公正;查程序,看资金管理是否公开透明;查流向,看资金使用是否专款专用;查账目,看资金核算是否健全规范。并建立奖惩机制,根据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实行“红名单”、“黑名单”制度,对列入“红名单”的乡镇和部门,予以通报表扬,今后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对列入“黑名单”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酌减相关资金安排。工作中严肃纪律要求,对存在组织不力、工作不实、敷衍应付等现象的乡镇和单位,采取通报批评等方式,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