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北山过年新风尚:鞭炮声声稀年味依然浓
原标题:榆中北山过年新风尚
鞭炮声声稀年味依然浓
“爆竹声中一岁除”,放鞭炮是春节最传统的节目之一。然而,近年来燃放鞭炮的市民越来越少,今年除夕夜,榆中县北部山区的上花岔乡、园子岔乡和哈岘乡等山区乡村,鞭炮声远不如往年。村民们说,过年放鞭炮就是应个景,能少放就少放,能不放就不放。
家住榆中县上花岔乡百禄村的李妈妈今年已经70岁了,平时睡眠较轻的她最头疼的就是农历新年的跨年夜。“前些年,那是一宿一宿地睡不好觉,清晨五六点钟就要被鞭炮炸起来,可今年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早晨,我一睁眼都七点钟了,差点误了拜年。看来,今年春节村庄里放鞭炮的人的确是比往年少了。”李妈妈笑着说,像她家,外出打工的两个儿子回家时就带回来两个礼花和5挂500响的鞭炮,大年三十晚上基本就放完了。
其实,近几年以来,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麦草垛被点燃和引发山火的事件时有发生,给村民的生产生活方面均带来不小的影响,对此,村民对于无序燃放烟花爆竹也颇多意见,不少村民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地从现在开始过一个“没有鞭炮味”的中国年。
“爷爷,天上放的花好漂亮啊!再多放些让我看看好吗?”“宝贝,这些好看的花花落到麦草垛上,会烧起来的,不但会把我们家牲口一年的饲料烧没了,有时候还会引发山火。乖,我们家今年就只放一个花炮,把钱省下来,到你上学的时候买新书包。”除夕夜,上花岔乡百禄村中圈社60岁的魏先生,边放烟花边向自己4岁的外孙讲述少放烟花爆竹的原因。
“现在,过年期间放不放鞭炮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过好自己的生活,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今年已经73岁的滕老先生说,往年新年的鞭炮钱至少要花掉五六百元。
7日入夜后,烟花爆竹的声响渐渐多了起来。随着新年钟声临近,村民们燃放烟花爆竹的热情达到高潮,而猴年新春的钟声刚敲过,上花岔乡百禄村中圈社、响崖社和百禄社的鞭炮声就销声匿迹了。
大年初一上午8点,起早燃放鞭炮求吉利的村民也结束了自己的“任务”,山村彻底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取而代之的是一声声的“过年好”和“给您拜年了”,而没有了鞭炮声,村民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今年春节期间,记者在榆中县北山的上花岔乡、园子岔乡、哈岘乡的部分村庄走访时发现,节俭新风成为潮流。现如今,农村过年燃放烟花爆竹由过去的几千响,变成了一二百响,甚至有的农民干脆不买了,不仅省点钱,也为保护当地的环境、空气质量作出了贡献。兰州晚报记者滕效宏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