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纪检监察监督职能作用

25.06.2014  13:57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过程中,榆中县纪委、监察局认真贯彻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三转”工作部署,聚焦主业,突出主责,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更加科学有效地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针对纪检监察机关参与的事务过多,造成纪检监察机关职能“泛化”等现象,榆中县纪委、监察局认真落实“三转”要求,找准职能定位,将履行职责的范围归位到规定的职责上来。按照“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的要求,认真开展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工作,理清职能,切实做到了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经过清理调整,县纪委、监察局牵头和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从72个精简到10个,将行政审批、项目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等监管工作交还相关职能部门,把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回归到主业上面。同时充实加强办案力量,突出主业主责。为有效推进案件检查工作,在纪委内部对办案力量进行了整合,调入工作能力强的干部3名,充实到案件检查室和信访室,进一步加强一线查办案件力量。通过机构职能整合和人员优化,加强了监督职能,增强了办案力量,提升了纪检监察机关战斗力。在整合网络资源聚力量方面,坚持开门办纪检,针对榆中廉政网板块设计不合理、内容更新不及时、点击率低等问题,对榆中廉政网门户网站进行升级改版,突出纪检监察工作特色,实行“板块化”归口管理,及时发布动态信息,将网站办成信息公开、新闻发布、政策阐释、民意倾听、网络举报的主阵地。

  按照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和“三转”要求,榆中县分别在类型相近、业务相关的21个乡镇、56个部门和单位按照“点派驻、面派出、全覆盖”的原则,集中设立了11个纪工委。按照相关要求,聘任了11名纪工委书记,确定了11名联络员和77名委员。纪工委的成立,将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委(党组)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意识,推动全县纪检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强化执纪问责方面,围绕“四风”问题,紧盯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明察暗访,狠刹公款送节礼等不正之风;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作风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明察暗访力度,组织两个明察暗访组经常深入到全县133个单位、部门和各乡镇开展监督检查,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已对违反作风纪律的18家责任单位、4家主管单位、22名相关责任人和2013年联扶工作考核不合格的3家单位、2013年整村脱贫考核不合格村所在镇及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效能问责。还根据榆中县现实情况制定下发了《关于严禁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嫁娶子女升学等事宜的通知》,实行党员干部办理婚丧喜庆子女升学宴请向县纪委报告制后,先后有27名科级以上党员干部、60多名一般党员干部主动提出了申请,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制止,全县上下正逐步形成“用心想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