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兰州榆中中药材年产值达 1亿元

31.12.2014  10:57

  原标题:

  榆中2014年中药材年产值达1亿元

  榆中北山地区中药材种植成了当地支柱产业

   中国甘肃网12月31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首席记者 杨贵智 特约记者 郭云莲 文/图) 12月29日,冬日的阳光洒满榆中县贡井乡农贸市场,有着“药材大王”美誉的魏常明一袭大棉袄裹在身上查看着忙碌的药材收购生意,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庆。和他一样,看着今年新挖的甘草、黄芪等药材在农贸市场里火热地交易,药农们心里美滋滋的。“我们这儿前几年还是荒山僻壤,现在种药材了,满地都是金疙瘩,药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啊!”大伙儿嚷嚷着。据了解,今年榆中县把中药材产业列为重点项目大力推广,全县14.1万亩中药材遇了个丰收年,预计总产量可达4.4万吨,产值过亿元,增速超过了70%。

  榆中县总土地面积3300平方公里,按自然特点可分为南部二阴山区、北部干旱山区、中部川塬河谷区,其中北部山区土地资源丰富,且据检测分析北山地区产的成品甘草中甘草酸含量达3.2%,是国家标准的1.6倍;甘草苷1.37%,是国家标准的3.2倍;黄芩甘含量10.5%,是国家标准的1.5倍。近年来,北部干旱山区及南部二阴山区的10乡镇适宜中药材种植的面积达70%以上,发展潜力巨大,由于中药材质量好,受比较效益鼓励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拉动,价格持续攀升,群众种植积极性高涨,全县中药材种植迅速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脱贫的一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榆中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药材产业列为重点项目实施,狠抓落实,主要在项目申报、协调贷款、土地流转、技术培训与指导等方面扶持。特别是2014年,榆中县政府协调引进众友集团等药材企业参与发展,流转土地6.4万亩,发展了16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58户种植大户,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4.61万亩,全县完成中药材种植14.1万亩,亩产按3000公斤计划,预计总产量可达4.4万吨,年产值可达1亿元。据悉,为了实现产销两旺效果,榆中县今年投资5000万元建设中药材贮藏及交易市场,扩建、改建中药材储藏窑11处,年储藏中药材能力达到1.5万吨。目前,全县有中药材产销专业合作社38家,中药材对北山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近1000元,形成了种植、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据悉,按照榆中县中药材发展规划,明年该县将继续大力实施中药材培育工程,加快北山中药材连片种植基地建设和中药材育苗基地建设,计划新增中药材面积4万亩,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