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的超跑少年

20.06.2014  11:48

    鲜红的法拉利和破旧的棚户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恰恰就是郑佳君的生活。这个生活在“贫民窟”里的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积累财富,实现梦想。摄影:于鹏/齐鲁网

郑佳君再一次出名了。

6月7日-9日,济南高考考场外,郑佳君和几个年轻人开着超级跑车来到考场门前高调“做公益”,迅速“走红”,也成了这个朴素低调的城市中,历年高考中少有的花边新闻。

然而记者走近郑佳君却发现,这个自称生活在“贫民窟”里男孩,原本和“超级跑车”毫不相干的年轻人,正在用一种不同于常人的方式在积累财富,实现梦想。

超跑

济南街头。

大红色法拉利突然加速的一瞬,马达兴奋震动咆哮,耳旁掠过呼啸风声。它停在工业南路一家卡丁车俱乐部门口。一个开奥迪Q3的男孩紧随其后。

法拉利的主人郑佳君顶着八公分高的鸡冠头走下车,笑容可掬。奥迪车主姓王,在加拿大经营一家中餐馆和台球厅,回国不久。

两人在卡丁车赛道上飚了十圈之后,郑佳君坐下来,同这家试营业的卡丁车俱乐部老板谈起生意。

等你正式开业的时候,法拉利、宾利、兰博基尼……一溜儿超级跑车依次排开,多气派!

咱们有汽车俱乐部,车的资源,人的资源都有了,还愁什么?”说着,郑佳君指向一旁刚认识不超过5个小时的记者,“还有媒体资源呢,也是咱们自己的。

这家汽车文化俱乐部,郑佳君是创办人。这个没有什么神秘背景和社会关系的男孩,用一件事情证明了自己没有白活:29岁之前拥有了一辆法拉利和一辆“宾利”。

如果现在天塌下来,我不后悔。你后悔吗?

两年前,带着刚刚跻身至一个全新圈层的欣喜,郑佳君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法拉利车主。

车子到了之后,济南超跑俱乐部打电话给我,邀请我入会。但是后来,他们没有要我。

郑佳君的限量版法拉利跑车,是一辆……二手车。

在中国大陆,购买一辆超级跑车,往往要付出比国外多一倍的时间与金钱。而郑佳君的购车渠道,并非富人圈们认可的“根苗红正”的方式。

被济南顶级富人圈子拒绝的经历让郑佳君印象深刻。

不再纠结。我已经创建了自己的汽车俱乐部。

生意

夜店门口,声色犬马。郑佳君在此接待北京SCC超跑俱乐部会长。

一个“圈里人”端着酒杯走过来,提高了音量,“郑佳君,你的假宾利改装能花40万吗?你旁边的女人,是‘小姐’吧?”充满挑衅的言辞让北京来的客人睁大了双眼。

看不惯我的人很多。这个圈子就是这样,跑车只是一张门票,能不能自如舒服地在圈里呆下去,那就是你自己的本事了。

从第一辆老旧红旗起步。郑佳君花了70万将第三辆车克莱斯勒300C改装成宾利的样子。第二辆车帕萨特在入手法拉利后被他卖掉,4万余元的车款加钱换取了法拉利的一次保养。

在这样的贫民窟一样的小区里,听说你要买法拉利,都会笑你。但是,我一定要买。我说我的下一辆车是布加迪威龙,你信吗?大不了卖两辆车,用五百万换个首付。

在郑佳君看来,他买到的跑车,不止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是摸得熟透的生意,高端婚车租赁市场上,他的法拉利和“宾利”都能租到好价钱。

一次一万,一个月接到二十多单。一辆跑车,两年回本。

在聊天的半个小时里,郑佳君已经从微信上接到了来自全国的五单生意。

为此,他专门定制了拖车服务,一年两万元的拖车费显得十分划算。

法拉利。红色。够了。租车的没人管你是什么配置,更没人管你是一手还是二手。

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用超级跑车在中国的名声挣得盆满钵满。

在此之前,郑佳君曾经拥有过一台宝马Z4跑车。31万的价格买进,33万的价格卖出。玩了两个月之后倒手,再赚两万。

棚户区

老旧的小区,灰黄沉闷的外墙,高低不平的路面,低矮的楼道里贴满了“管道疏通”、“开锁”、“搬家”等密密麻麻的小广告,掉漆的健身器材搭晒着不知谁家刚洗的被褥,绿地被邻居们填上了菜苗,老人们搬起马扎凑在一起打牌聊天,就是这个老小区的生活主韵。

作为居住其中的普通人,郑佳君在14岁之前,没有在邻居们面前闪现任何“过人之处”。

那年,在甸柳一中读书的郑佳君第一次接触攀爬车运动。疯狂练习,他以国际二级运动员身份升入济南二中,成为阿米尼自行车的赞助对象。

去日本是唯一的一次出国经历。7年前,担任攀爬车中国国家队队长,他远赴日本参加世界攀爬车锦标赛。3000余参赛者,排名40。

赛后回济的这一年,郑佳君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创办了障碍单车店,并迅速取得成功。

找朋友注册了国外的品牌批发钛合金螺丝,从国外运到中国。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挣30多万。”这种情况,在2009年持续了一整个月。

那时候,有种被财富追着跑的感觉。”没有雇佣任何员工,一个月的时间里,郑佳君瞒着家人挣到了累积超千万的财富。   家人不知道他在忙什么。他刻意将自己同并不富裕的家庭隔离开。父亲操持的塔吊生意,却从未给儿子带来任何帮助。

或许,在这个生长了二十多年的破旧小区里,他是第一个用最短时间创造如此多财富的人。

一天挣30万的时候父亲还对自己说,你小孩一个,每月拿三百块钱花着就是了。我从未告诉家人,我能挣多少钱,我挣过多少钱。

你现在一个月能挣2000吗?”一个月前,郑佳君八十岁的奶奶问。

加上奖金上个月拿了2200。”郑佳君回答。

高调

没有车库遮风避雨,大红色的法拉利停在一块菜地旁边。地里,邻居播种的扁豆正在旺盛生长,多少有些嬉皮士的味道。

我不是富人的孩子。没有背景,没有社会关系,我低调了,谁认识我?

与对待家人的低调完全相反,郑佳君在微博、微信、陌陌等自媒体上,定下的是高调、炫耀的基调。每天少则十多条,多则二三十条的更新量。他时刻“刷新”着一种流光溢彩的生活。

如果我有一个亿,两个亿,我还会高调吗?不会。所以,我没有低调的资本。

跑车的光环迅速为郑佳君累积了大量人气。陌生人像潮水一样涌来,他们中的多数,希望自己有一位“开法拉利的朋友”。

通讯录爆发式增长到5万人。微信帐号随时突破着5000人的上限。

广交朋友的同时,他也深感苦恼。

不是来者不拒。定期,没有备注的联系人全部删除。10个QQ号全部加满了。我不再需要朋友了,我现在需要的,是好的朋友。

上周的高考,郑佳君将自己的两台车全部开到考点,贴上了醒目海报——豪车助威学子。

我就是要高调做公益。每年一次的生日会,我也是要先带着朋友去山上植树。

在郑佳君的生日会上,他从2000个好友里筛选出180个人,在小区对面的酒店摆了18桌,“下一次生日,我会邀请1000人。

如果我在英国,我早有身份了。想强大我们这个家族,想当政协委员或者人大代表。这是我的理想,我为之努力,没有纹身、没有犯罪记录、信誉良好。

一方面,郑佳君需要将财富像滚滚的香火一样更长久地、更稳固的保存,另一方面,他也表达着一种明确上升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