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检察院在陇南两当县开展双联行动纪实

20.11.2014  18:37

  原标题:牵头示范树标杆倾力帮扶见真情——省检察院在两当县开展双联行动纪实

  周者军

  在陇南,说起双联行动开展两年多来,给贫困村带来的变化,不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山区群众都赞不绝口,从基础设施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思想观念转变、干部作风锤炼等方面,大家都能举出许许多多的事例。

  而要说哪个省直单位对口帮扶的力度最大,投入的感情最深,联系的面最广,带来的变化最大,则肯定少不了省人民检察院。

  双联行动中,省检察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广大干警纷纷带着深情,走出办公室,背负行囊,进村入户,和群众心贴心交流,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增收,不但在省检察院产生了力量凝聚、作风转变、效能提升的良好效应,而且将“为民富民又爱民”的成果“”在了两当大地,将“联村联户又联心”的真情融进了百姓的心田。

   深入研究订规划

   创新思路求突破

  在双联行动中,省检察院负责联系两当县杨店乡灵官村、夏庄村,站儿巷镇崖角村、站儿巷村、管江村,金洞乡田坝村、贺家村、五一村等3个乡镇的8个村,还是省直联系两当县双联工作的组长单位。

  如何创新思路、明确措施、靠实责任,抓好双联工作,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如何让这项民心工程在两当大地上开花结果,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成了摆在省检察院党组和广大干警面前的考题。

  活动一开始,省检察院把进村入户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双联工作的首要任务进行了部署,党组一班人带着行李进驻所联系的村,了解村情、倾听民意。

  路志强检察长去年2月到甘肃任职,甫一上任,他就来到自己所联系的杨店乡灵官村,住在自己的联系户家中,与村上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掰着手指头算细账,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分析贫困村发展缓慢的原因,用鲜活的实例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经过深入实地调研,省检察院提出了“五抓五硬”的双联行动工作思路,并以此作为双联行动与促进联系村发展的结合点和突破口。

  “五抓”即:抓思路、抓产业、抓龙头、抓扶持、抓服务。“五硬”即“”任务、“”措施、“”成绩、“”考核、“”奖惩。

  今年以来,省检察院党组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王三运书记批示要求,紧密结合两当双联实际,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又提出了“打造一个样板、坚持两个带头、推动三个联合、明确‘七好’重点”的“1237”总体工作思路。

  打造一个样板就是坚持目标引领、整体推进,依托两当县人口不多、面积不大、小投入即可实现大作为的优势,将双联工作和小康社会建设深度融合,力争把两当打造成全省小康样板县。

  坚持两个带头就是总结双联工作经验,继续坚持检察长带头和省检察院示范的做法,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组长单位的旗帜和标杆作用,通过示范引领和协调推动,调动成员单位双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两当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推动三个联合就是凝聚各方面力量,切实解决不同联系点、联系户存在的多方面、多领域的实际问题,省检察院立足牵头单位职能定位,坚持统一部署、联合调研、协调推动,积极联合双联成员单位、联合陇南两当各界力量、联合省市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召开联席会、推进会、督导通报会、表彰奖励会等形式,加强定期会商和协作配合,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凝心聚力,共同为贫困地区改革发展和脱贫致富建言出力。

  明确“七好”重点就是针对两当发展和扶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省检察院研究确定“培育好特色产业、推进好项目建设、夯实好基础设施、修订好发展规划、传授好致富技能、建设好基层组织、宣传好党的政策”的“七好”工作重点,明确目标、细化任务、靠实责任,强力推动两当双联工作再上新台阶。

   扑下身子做表率

   真帮实扶受称赞

  有了思路,如果不付诸行动,就如同一张没有施工的规划图,只能挂在墙上。

  为了把一个个帮扶项目落到实处,把一件件群众提出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作为牵头单位的负责人路志强检察长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到甘肃工作仅有20个月的时间,他先后13次深入两当县,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倾听民声,足迹不仅踏遍了5个省直单位联系的19个村、5个市直单位联系的6个村,还深入全县12个乡镇的50多个村,调查研究,谋划群众脱贫致富的办法,到过的村占到全县116个行政村的近一半。

  结合调研,路志强还撰写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双联工作的几点思考》的调查报告,就双联覆盖面、帮扶重点、惠农政策落实等问题,以鲜活的实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呈报省委主要领导参酌,省委书记王三运、副书记欧阳坚先后作出批示。

  对所联系的灵官村,他更是倾情投入,竭力帮扶。每次到两当,只要时间允许,他都要住在联系户家中,和村上群众一起说农家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

  面对面交流中,倾听百姓所思;心与心的交融中,感知百姓冷暖;手拉手帮扶中,解决百姓难题,路志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群众:“双联行动不是一阵风,贫困群众不脱贫,帮扶干部不脱钩;双联行动不是走过场,而是各级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主战场。

  去年6月中旬,冒着高温,他参加了灵官村农户院落和连户路硬化启动仪式,并和村上群众一起在烈日下拉水泥、沙石,把自己的真情和汗水倾注到为群众兴办的实事当中。

  在路志强的帮扶下,联系户常小林去年秋天盖起了新房,新房建成后,路志强自掏腰包送去了沙发、电视和生活用品。

  灵官村村民王定福是非双联联系户,当路志强得知王定福因看病无法报销医疗费时,协调民政部门解决了大病救助金。

  去年8月,在考察两当县鱼池乡上滩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时,正遇上通往村子的道路施工,车辆无法通行,他就步行,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了2个小时才到达村上。

  去年10月,在新增联系村杨店乡石马村走访时,当他了解到该村困难群众杨宝林坚持多年悉心照顾偏瘫在床的老母亲的感人事迹后,他每逢节日都安排送去慰问金,并安排院双联办和乡村干部给予特殊帮扶,帮助定植苗木2亩,解决了杨宝林的生活后顾之忧。

  今年大年三十,他牵挂着两当县的干部群众,惦记着灵官村的父老乡亲,顾不上和家人团聚,冒着凛冽的寒风赶到两当,慰问社区困难群众,看望灵官村的全体村民。

  ……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方能感知百姓冷暖;脚下粘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一年多来,路志强心中装着百姓,把满腔真情留在了大山深处,把一件件好事、实事办在了群众的心坎上。

  11月11日,记者在灵官村采访,正巧碰上了开展双联工作的路志强检察长,他走东家、访西家,问生产、话生活,每到一处,村民们用发自肺腑的话语、幸福的笑脸表达着感激之情。

  在联系户胡广林家新盖的砖瓦房里,路志强像到亲戚家串门一样,和胡广林一家坐在一起,细算今年的收入,谋划明年的发展。

  在路志强的帮扶下,贫困户胡广林家不仅盖起了新房,硬化了院落,还调整产业结构,繁育了白皮松、七叶树等苗木,一家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看到双联行动给村上带来的巨大变化,真切感受到省上帮扶干部对自家投入的真情,胡广林的母亲刘翠芳拿出今年新收的核桃,表达感激之情,却被路志强婉言谢绝了:“我们帮扶干部有纪律,不能收群众的任何礼物,帮助你们早日脱贫是我们的任务。

  刘翠芳抹着眼泪说:“路检察长和我们是一家人,每次到村上,都要到家里来看望一家老小,有好几次还住在家里,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哥一样,帮家里算细账、出主意,每次放下伙食费不说,从来不收家里人送的特产;儿子结婚、孙子满月,他都要表达心意;逢年过节,还要给家里送上慰问品……

  从胡广林家出来,去往另一联系户常小林家的路上,路志强对当地的干部说:“两当是一片红色的热土,82年前,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发动了两当兵变,打响了陇原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让这里的群众早日告别贫困,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不怕吃苦、奋勇争先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设身处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