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梦想在路上】科技工作结硕果

14.01.2015  12:36

        2014年已经渐行渐远,回顾过去一年,学校科技工作在“以改革为导向,实现战略突破”的指导思想下,紧密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五年发展目标和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安排,真抓实干,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推动科学研究发展、深入企业服务地方需求、实现重点突破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

        一、贯彻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科技体制改革获得实质性进展。为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学校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今年上半年,科技处在全校范围内征求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经过认真梳理,形成和出台《兰州理工大学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兰州理工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和建设管理办法》和《兰州理工大学专利管理办法》,明确了学校科技体制改革在人才与团队、项目、科技评价、基地与平台建设、协同创新五个方向的改革思路;下半年,梳理酝酿《兰州理工大学科技评价与考核制度改革方案》、《学校科研机构建设实施方案》、《兰州理工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和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讨论稿)》、《学校专职科研岗位管理暂行办法》和《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2014年修定)》等一系列改革方案,为解决我校科技体制改革的多方面问题做出尝试和探索。

        二、科技大会顺利召开,深化改革思想高度统一。学校成功举办了“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科技创新大会暨产学研合作论坛”。大会以“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推进科技产业与地方区域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学校体制改革,科教结合服务人才培养;加强科研内涵建设,引导实现重点突破”为主题,受到省委省政府、各地市州政府、省内外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兰州、白银等市领导出席会议,省科技厅、教育厅等36家政府部门代表、510所、兰石集团等52家企业代表参会并进行高端论坛。大公报、甘肃日报、兰州晨报、兰州晚报、甘肃电视台等省内外媒体报道大会和论坛相关活动。大会中对学校的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科学部署,为学校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指明方向,改革思想获得高度统一。大会期间,邀请中科院胡文瑞院士等高水平人才来校讲学,举办多场知识产权培训讲座,并与白银市、张掖市、温州市签订合作协议。这些活动集中展示了我校“十二五”的科技成就,全面反映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了学校产学研合作深度,有效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成效显著。

        三、积极参与协同创新,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谋求学校科技工作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学校专门成立产学研合作调研组,由校领导带队分别到省内各市州、企业进行以“围绕需求、对接区域产业、凝练重大项目”为主旨的大范围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调研对接工作,组织凝练科研方向。校领导共走访省内6条调研路线,到达天水、白银、平凉、庆阳、武威、金昌、定西、张掖、酒泉、嘉峪关10个地州市;赴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洽商合作事宜。本次调研共走访企业55个、高校3所、科技园孵化器6处,协商签订校地合作协议2份。编制《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征集企业技术难题汇编》,共征集306家省内企业和108家省外企业共1242条技术难题,为我校下一步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酝酿产业性项目做充分准备。

        四、完善制度激发活力,优化整合促进多点突破。学校进一步完善科技工作制度体系,通过跨学科组织团队、优势学科方向聚合、等方式,优化整合科研力量,科技工作出现了重点方向多点突破的良好势头。2014年,学校完成科技进款10351.19万元,其中纵向进款5595.26万元,横向进款4755.93万元;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奖项40项,居省内高校首位;获国家科研项目立项总计71项;横向科研项目立项160余项,合同额4100余万元,为教师合理避税增加科研经费近140万余元;SCI和CPCI-S排名全国高校排名157位和47位,相比去年SCI排名提升了3位、CPCI-S提高了20位;由我校承建的甘肃省重大社科研究基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获得突破,新增省级科研基地6个,与瑞典国家冶金研究院签订联合申报“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协议;学校与温州市政府共建科技园项目顺利签约、与白银市政府合作共建的白银新材料研究院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回顾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2014年是广大师生员工工风雨兼程,追逐梦想的一年。展望未来,按照科技改革思想的指引,科技工作依然会不断突破、奋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