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品知清韵

16.10.2014  14:26

资料图片

    梅,自古以来,就以其绝代的风华、绝美的风姿,牵引着人们景仰的视线;以其秀雅的标格、凝重的节操,映照着世人高尚的情怀。

    那一剪寒梅,从三千年前的诗经中走来,穿过依依古道,穿过魏晋玄风,穿过唐月宋水,穿过明清烟雨,一直萦绕在世人心怀,成就过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花魂诗境,照亮过李清照“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明媚爱情,亦温暖过王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孤高灵魂,更表露过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高尚情操。

    一树梅花一首诗。千百年来,无数的诗人,用他们生花的妙笔,写尽了梅花的千娇百媚,万种风情,也展露了诗人不同的风骨精神,各异的性情命运。然而,在万千吟诵梅花的诗章中,我却独喜欢南宋诗人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诗人此句一出,梅花便有了不死的灵魂和永恒的生命,因为,梅,纵然零落成泥,碾作尘土,其清香依然,芬芳依旧。

    梅之幽香,寒里浸过,雪里藻过,浓而不烈,冷而不艳,不混迹于桃李,不争艳于三春,却总能穿过尘世的喧嚣与繁华,穿过岁月的风尘和迷惘,温暖日渐淡漠的世道人心。那缕幽淡的芬芳,或飘逸在山林旷野间,或散漫在驿外断桥边,或氤氲于清阁庭院里,时而超脱如读经老僧、对弈高人,时而风雅似吟咏墨客、抚琴美人,时而空灵如伐薪樵夫、垂钓渔翁,时而纯净若浣纱村妇、弄笛牧童,蚀骨销魂,动人心魄,沁人心脾,耐人寻味。

    梅之香,有如人之德。人之德,在于心存善良,善待一切,乐善好施,关爱他人。德为修身之本,立身之道。古人云,天无德,则四时失序;地无德,则五谷不生;人无德,何以立身。然而,在匆忙的世界里,一些人忙于应酬,急于成功,无暇返观自身,烛照灵魂,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让道德迷路;而另一些人,则被喧闹浮华的滚滚红尘,遮蔽了那些隐藏在心灵深处极幽微,但又极清澈的天然芳香,让道德丢失。丢失或迷失了道德的人,纵然富比石崇,权倾一方,也为人们所不齿。而那些道德高尚的人,虽然生活清贫朴素,但灵魂处处散发着如梅的芬芳,人格时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梅品知清韵,为人当如梅。在渺渺红尘里,在漫漫人生路,也许我们都该在自己的心间种上一株梅,像梅花一样在风尘中修炼,修德如梅,炼品如梅,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让灵魂散发香味,让人生充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