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不爱劳动需先根治娇生惯养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今日就《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实施答记者问指出,当前,由于各种原因,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不劳而获思想有所蔓延。(8月3日中国新闻网)
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对劳动不感兴趣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部等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用3-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可谓是对学校劳动教育短板弥补的及时雨。但是劳动教育的及时雨能否如期落地不致高空蒸发,还得仰仗整个社会对孩子参加劳动的正确认识,因为现在整个社会对孩子的呵护似乎陷入了娇生惯养的境地,不剔除娇生惯养过度溺爱因素,中小学劳动教育就会纸上谈兵沦为画饼。
也许所有人都不会承认对孩子存在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情愫,更不会将孩子不爱劳动与娇生惯养与过度溺爱彼此联系。但是只要我们客观梳理一下我们的教育,就不难发现,整个社会都客观上都在对孩子娇生惯养过度溺爱。
先看看学校。虽然在学校的课程设计体系中每周都是有劳动课程的,但是,这些课程大多数都是让孩子自习,或者学一点劳技教材知识。很少组织学生带着劳动工具上山下地去干农活,进厂进社区参加劳动。学生在学校参加的劳动,仅仅是打扫卫生这一点活,而且仅仅是擦擦门窗座椅,稍微脏累苦的活都不会让孩子去干,宁愿花钱雇工也不会让孩子染指。学校对学生的劳动之所以采取如此下策,虽有考虑文化学科质量因素,但根本原因是担心孩子吃不消,担心孩子流汗甚至不小心还可能弄破点皮肉影响孩子身体,更担心家长因学生流汗或者小小的划破皮肉而惹是非。这些本质都属于一种娇生惯养与过度溺爱使然。
再看看社会。学生假期都有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按要求,必须实事求是证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是学校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社区一纸证明。而社区的证明,一般是家长或本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社区一般不会认真计较,有的干脆用一份空白证明让学生或家长自己填写。因为社会实践活动变成了跑章活动独有虚名,也就难以让孩子有效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社会对学生社会实践如此网开一面不去较真,其实同样是娇生惯养与过度溺爱情愫催生。
学校、社会如此对待孩子的劳动态度,当然自有其发展的土壤,这个土壤那就是孩子的家庭环境。现在孩子无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寒之家,大多数都是掌上明珠,不少孩子甚至是几代人在呵护,他们的父辈、祖辈们童年由于吃过不少苦受过不少累,于是很不希望后代从小去吃苦去受累,总想给孩子一个蜜罐,让他们在蜜罐中生长。因为蜜罐的生活让家长们感到无愧孩子,感到对孩子尽了责任感到就是一种爱。可以说,现在孩子缺失劳动情怀,最直接的因素是家庭的娇生惯养与过度溺爱所致。
因此,要想孩子从小热爱劳动,主动参加劳动,有良好劳动习惯,首要的是改变目前对孩子的娇生惯养与溺爱情怀。这种情怀改变,最关键是家长的观念要彻底改变。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劳动对孩子将来人生的重要性,要让孩子适当留点汗吃点苦,要留下部分家务作为孩子的家庭作业。
文/刘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