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频发问题出在哪?

03.06.2016  12:41

    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暴力”案件频发,特别是通过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校园暴力”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压在孩子家长心头的一块沉石。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件?怎样才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6月2日,城关区检察院首次向社会发布了2013年至2016年5月,城关区检察院办理的未成年人“校园暴力”案件调研报告,在报告的一个个数据和未成年心理分析中,我们或许能够拨开密云,找到答案,做好预防。

    2013年至2016年5月,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未成年人“校园暴力”案件62件涉及130人,占全部受理人数的21.56%。其中提起公诉84人,附条件不起诉8人,不起诉38人。从2013年“校园暴力”犯罪至今,涉案人数稍有上升。

    特点

    职业学校发案高结伙作案为主

    手段残暴

    2013年至2016年5月,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未成年人“校园暴力”案件62件涉及130人,占全部受理人数的21.56%。其中提起公诉84人,附条件不起诉8人,不起诉38人。从2013年“校园暴力”犯罪至今,涉案人数稍有上升。

    城关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科长王丹群介绍,近年来校园暴力的犯罪主体男性119人,占犯罪总人数的91.54%,女性11人,占犯罪总人数的8.46%;实施犯罪的未成年学生有89人,占犯罪总人数的68.46%,其中职业中学、技工学校的学生有48人,占学生总数的53.93%,普通中学的学生有41人,占学生总数的46.07%。未成年学生是“校园暴力”案件的犯罪主体,职业学校学生比普通中学学生涉罪人数多7个百分点。

    未成年人“校园暴力”涉嫌的罪名中抢劫占重头;16至18岁的未成年人占犯罪总人数的56.92%,所占比例大,作案以犯罪团伙少则三五人,多则数十人为主;“校园暴力”作案手段主要是以多欺少、恃强凌弱,有暴力殴打致伤同学的,有结伙施暴抢劫财物的,有武力威

    胁强奸猥亵的,有拳打脚踢聚众斗殴的,更有施暴者为了追求精神刺激,或达到羞辱对方的目的,脱光被害人衣服,拍其裸照上传网络、用恶毒、侮辱性的语言进行谩骂,用器物对女性的身体实施摧残,有些暴力手段的残忍和伤害方式的异类,在成年人犯罪中也不多见。

    原因

    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因素

    造成“校园暴力”犯罪的原因,与其它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一样,不外乎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但“校园暴力”犯罪的根源又有其特殊之处。

    青少年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很敏感,自尊心强,在受到批评和惩罚时会感受重大打击,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如果未成年学生不喜欢学习,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问题就会出现。辍学闲逛,就会“拉帮结派”组成小团伙,以暴力手段、通过欺负、凌辱、殴打同学或未成年人,使学生们对其害怕,满足他们希望被人关注的需求。

    问题家庭往往容易“造就”问题儿童,其中家庭缺陷和家长监管缺失,教育缺位是导致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从近三年办理的未成年人“校园暴力”案件看,有70%的涉罪未成年人都有家庭失和、失教、失德的问题,有22%的犯罪青少年来自破碎家庭,62.3%的涉罪未成年人因为父母监管不力走上犯罪道路,那些“校园暴力”犯罪中手段残忍,不计后果的施暴者,往往生活在畸形的家庭中。突出表现在父母拒不履行监护职责,或放任不管、监管不到位;有的父母离异、家庭重组致使孩子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和有效教育,性格扭曲;有的父母对孩子粗暴打骂使孩子对父母与家庭产生抵触情绪;或过于溺爱,导致未成年人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或为挣脱束缚离家出走,在外寻求依靠、刺激,结交不良青年,走上犯罪道路;或因父母自身失德甚至犯罪而带给孩子极坏的影响等等,这些孩子都极易实施暴力犯罪或被犯罪侵害。

    学校“唯成绩论”为主导,法制教育弱化,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在目前教育体制以高考为目标,以成绩为主导的现状下,普通中学无论老师还是领导,都以紧抓学生成绩,提高升学率为根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没有常态化,学生的暴力行为和被欺凌现象没有引起校方的重视,直到由小殴打酿成大暴力,造成严重后果违法犯罪被司法机关处理才开除了之;职业学校学生由于经过重点、普通中学的筛选,生源往往不好,学生中厌学、不学风气严重,学校在住宿、实习等方面,往往监管不够,导致学生经常出入酒吧、KTV、网吧等娱乐场所,玩耍喝酒后发生矛盾纠纷,从而在校内校外结伙报复打架,寻衅滋事,引发各种暴力犯罪。

    社会环境“金钱至上”观念流行,网络中暴力色情泛滥,政府部门监管和引导不力。成人世界的金钱崇拜,使校园不少学子也耳濡目染,以拥有最新的手机、穿戴时髦的衣服、出入网吧酒吧为荣,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就以强凌弱,以大欺小抢劫他人金钱物品;网络中的色情视频、暴力画面,使身心发育不成熟,接触网络最多的青少年受其影响,盲目模仿,造成心理扭曲。有的学生整天沉溺于网络,刻意模仿,追求刺激产生暴力冲动,酿成恶性案件。

    对策

    家长、学校、社会注重未成年人心理问题

    通过“家长培训班”等形式,教育引导家长优化亲子关系。正视孩子成长中陪伴、教育、监护的需要,使其尽心尽责完成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父母责任,真正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检察机关以“专题讲座”送法入校,预防“校园暴力”犯罪发生。发出“检察建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依据,督促文化网络监管部门,加强网络环境、娱乐场所的管理。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建议监管部门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网吧酒吧等场所,拒绝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出入,使未成年学生在政府部门的大力监管、正确引导下,学习知识,身心愉悦。□兰州日报记者张烁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
全国高校BIM大赛甘农大学子获佳绩
    兰州晚报讯(记者马文艳)中国建筑学会近日公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