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翠华:若让我重新选择,我仍无怨无悔

23.07.2015  17:33

  中国兰州网7月23日消息 走进栗翠华彩虹之家的办公室,可以清楚看到桌上、墙上、窗户上到处都摆挂着折纸做的百合花、大红心、千纸鹤、小星星、风铃、滑盖手机模型等等“艺术品”,身后墙上是多面锦旗。这里的每一个物品都隐藏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有些花被白色透明塑料袋罩着,记者想拿起来看看,栗翠华马上紧张地说这都是孩子一点点折的,他们在监室里不能用胶水,只能用牙膏替代粘贴,不敢轻易碰,担心弄坏这些“宝贝”。尤其提到那个挂在她背后窗户上的纸风铃时,栗翠华的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个用纸、棉套线和牙膏做成的风铃,尽管它不会发出悦耳的声音,但是从栗翠华的言辞里,记者读到了它非同寻常的意义。大墙内的孩子用牙膏盒做成风铃顶端的圆面,把从被套上抽掉的网线做丝线,用省下来的牙膏当胶水,用牙刷毛当针,把千纸鹤和花朵折纸当作铃铛串起来,做成精美的风铃,送给他们的“栗妈妈”。

  不是亲妈胜似亲妈的栗妈妈!

  如今的小方站在栗翠华旁边,整整比栗妈妈高出一头,但是他们一起谈话的神情俨然一对母子。

  小方的父母在他刚上幼儿园时离婚,从此他跟着爸爸和爷爷奶奶生活。记忆里总是爷爷奶奶接送他上幼儿园、上小学,给他做饭。他向记者坦言他对家人没有太多的感情。父母离婚后,爸爸忙着给他找后妈生孩子,妈妈又嫁人生子。

  初中辍学后,90后的小方孤身一人来到北京,14岁的他干过饭店的服务员、传菜工、洗碗工、送水工等等。“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小工,我都干过。”后来,他稀里糊涂卷入饭店“大哥”的一起抢劫,被判刑,进了海淀区看守所。刚进去的大半年里,身无分文的他借监室狱友的信封和邮票给家人写信,然而全都石沉大海,没有家人的丝毫信息。马上冬天了,他还没有一件棉衣,他总担心出来后没单位要,前途渺茫。

  他的忧郁被负责在押未成年人执法检察工作的海淀检察院高级检察官栗翠华看在眼里。栗翠华不仅帮他联系上了家人,而且给他买书,让他看《读者》《青年文摘》《猜谜语》《人性的优点全集》等。做他的思想工作,让他安心接受教育,悔过自新。得知小方的爷爷与爸爸来看他时,睡在火车站的躺椅上,栗翠华立刻拿出几千元,自费解决他们的食宿,并给患腿病的爷爷买药。

  2009年,刑满释放时,小方把写着“用博大的母爱,挽救失足少年”的锦旗亲手送给栗翠华。

  小方这样描述他心中的栗妈妈:“她就像我妈妈一样,关心、帮助我,让我重新树立自信,面对人生。亲妈为我做的最好的事是生下了我,而栗妈妈为我做的比亲妈要多很多,她让我重新认识到母亲的伟大,感到温暖和快乐,弥补了我心里欠缺的母爱与亲情。过年回老家时,栗阿姨还为我买好糖果,给我车费。”

  目前还在北京打工的小方告诉未来网记者,直到现在,栗妈妈隔几天就会给他打个电话,问问现在的情况,否则她会不安心。当记者让他用一句话形容栗翠华时,小方不假思索地说“爱心妈妈”!他接着补充道:“不光我自己,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不过一般人没有我这待遇,她比亲妈对我都好,我要好好干,不能辜负她的心!”

   爱心普照为更多的孩子带去阳光

  除了小方,栗妈妈还有很多“孩子”。说起那些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当时在少管所内的情形,栗翠华如数家珍。

  大墙内的小陈得知舟曲老家发生泥石流时,非常担心家里的安危。得知情况的栗翠华主动和他的家人取得联系,并把家里房屋被冲垮,但家人平安的消息告诉了小陈。当她知道小陈的父母是弱智残疾人,家里生活很困难时,不仅给他买衣服,还向他看守所的账户上存200元钱,让他买生活用品。刑满释放后,栗翠华还为小陈准备好路费和火车上吃的水果、面包。临别时,小陈说:“您对我这么好,您就是我的亲妈!我真的不想离开您,我今后要努力学习、好好工作,回报栗妈妈!”

  北京的小王家庭生活困难,父母身体不好,不能工作。全家人以政府低保、房租和小王挣的微薄工资为生。工作几年后的小王又遭遇不幸,腿部粉碎性骨折,得知情况的栗翠华急忙去医院看他,送钱、送补品,先后四次给病床上的小王送去4000元现金。栗翠华还百忙之中抽时间买大骨头,亲自熬好骨头汤,送到医院。小王说:“我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骨头汤。”

  出院后,小王不顾钉满钢板的腿需要休息,急着上班,以养活父母。栗翠华表示,他的腿还没有恢复好,需要休息,如果生活困难,她可以帮忙。小王说:“栗阿姨,您已经帮了我太多,我不能再要您的钱。”

  一个少年犯曾这样写道:“栗妈妈,您为我们买书籍、衣袜和食品,您待我们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会永远记在心里,我代表全号的人感谢您,您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母亲!”

  不仅如此,退休后转到海淀团区委彩虹之家青少年服务中心的栗翠华放弃了双休日,义务奉献自己对困境青少年最真挚的爱。

  多年来,栗翠华携手北京市其他检察院的两位检察官成立“爱心小组”,出资十余万元,救助重庆市黔江区的二十余名贫困学生和北京慧灵机构的智障青少年等,为更多的青少年送去温暖,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优秀的检察官不称职的妈妈”

  工作中的栗翠华未来网

  尽管被很多孩子称作“栗妈妈”,可事实上,栗翠华只有一个亲生女儿。提起女儿,她的言语间满是骄傲。

  女儿荣获很多三好生、三好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也曾获班级学年积分排名第一名、新生运动会女子组1500米第一名、北京理工大学经管院保研考试第一名、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名。如今,考取了国家公务员。

  她还幸福地表示,身上穿的这套粉红色套装,是女儿去年结婚时给她买的,花了1700余元。她很心疼,从来舍不得买这么贵的衣服。

  然而,提到女儿的成长与陪伴,栗翠华几度哽咽,满是愧疚。

  女儿幼儿园时被送了全托,一周才能回家一次。上小学了,爸爸单位离家远,妈妈太忙,栗翠华就给女儿的脖上挂着钥匙,让她放学自己回家,如果他们回家太晚,女儿就在隔壁邻居家吃饭。

  女儿升高中的时候,他们还是无暇顾及孩子,于是狠心将她送往浙江老家的学校借读。女儿因此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很长一段时间,栗翠华替她难过,替她惋惜,不知女儿会不会怪罪她这个不称职的母亲。

  不过令她欣慰的是,女儿自立,令人省心,也非常懂事。

  曾经,女儿也不理解她,直到有一天,女儿无意间发现妈妈珍藏的幸运星、千纸鹤、百合花、玫瑰等等来自妈妈帮教过的孩子送的“宝贝”,于是她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妈妈,女儿懂您了,您很少按时回家照顾女儿,甚至周末都不能陪我看电影、逛公园,却为在押少年送去急需的母爱;您没时间为我和爸爸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却为教育、挽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送去关爱;您自己舍不得买件好看的衣服,总是穿着制服,却慷慨为大墙内的孩子们送去温暖;您连父母重病住院都不能在床前尽孝,却让千百服刑人员的家庭看到希望。

  妈妈,女儿懂您了,没有鲜花,无需赞扬,三十年的风雨兼程,只为看到孩子们满怀希望走出围墙,只为听到他们恳切地说‘我们保证不再走上犯罪的道路,不辜负栗妈妈的期望。’

  妈妈,女儿懂您了,什么是人间真情,什么是大爱无疆,您没有时间辅导女儿功课,没有精力照顾女儿成长,却用实际行动告诉女儿,要有一颗甘于奉献的心,用爱在每一颗需要帮助的心灵上撒满阳光……”

   记者手记:

  从朋友那里得知登上中国好人365封面人物的消息时,栗翠华有点意外,此时的她因为劳累,腰椎病情加重,正在外地休息。在电话里,栗翠华笑着告诉未来网记者,这几天腰疼得直起不来,天天躺着,没有去过一次海边。南戴河的海鲜太贵了,来了几天,一次都没出去吃过。记者很纳闷,“听说您资助了不少孩子?”她乐呵呵地说,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为了那些孩子,500、1000地给他们,毫不犹豫,可是自己真的不舍得吃。

  记者还了解到,栗翠华还兼职北京卫国中学、北京石油附中法制校长,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法律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及兼职教师等。记者看到她桌上摆着今年的体检表,很多项都有问题。可是为了工作,她牺牲了双休日,没有时间约专家,而且很多工作纯粹出于义务。

  当采访结束时,记者问起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会怎么办?是否考虑弥补一下家人和孩子?栗翠华毫不犹豫地说:“我从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如果再选一次,我还是选择我钟爱的事业,帮助更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