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携手共建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的美好世界
——在第5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 杨洁篪
尊敬的伊辛格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应老朋友伊辛格主席之邀,出席本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同各位朋友就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慕尼黑安全会议不仅是欧洲,也是国际上卓有影响的安全对话平台。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地区形势,多年来,各界人士在此发表看法,有利于加深相互了解。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先生就指出,中方在分析国际状况时特别注意欧洲,认为欧洲是决定和平与战争的关键地区,希望欧洲有一个可喜的发展。现在距邓小平先生上述谈话已经时隔近三十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欧洲作为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在世界战略全局中的重要性依然突出,是多极化世界不可替代的重要一极。欧洲现在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方始终看好欧洲的发展和一体化建设,我们对欧洲的未来有信心,祝愿欧洲取得更大的发展。
今年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70周年。这是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重要年份。回顾70年来世界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我们既要对面临的挑战有清醒的认识,又要倍加珍惜在和平、安全、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抚今追昔,我们应该对世界发展大势、世界向何处去有更多的思考和期待。
70年来,世界保持了总体和平的局面。国际社会确立起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集体安全机制,《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一大批亚非拉国家实现民族独立,登上国际舞台,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的方向变化。
70年来,人类的发展事业取得显著进步。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十几亿、几十亿人口逐步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基础雄厚、创新能力突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活力强劲、潜力巨大,各国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可以共同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70年来,区域和跨区域合作取得重要进展。欧洲一体化建设起步早、水平高、影响大,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的各种域内外合作深入推进。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紧密,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历史和现实都昭示我们,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同时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局部动荡此起彼伏,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恐怖主义威胁明显上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和平有赖共同维护,发展可以共同分享,机遇能够共同创造,挑战需要共同应对。我们应当汲取历史经验,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中国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正确义利观,主张各国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建和平、和谐、繁荣的世界。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中国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主张各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努力走出共建、共享、共赢、共护的安全新路。
一是坚持共同安全。各国利益交融、安危与共,每一个国家都享有平等参与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和国际安全的责任,每一个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当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