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晨报》“健康面对面”栏目携手甘肃省二院关注女性健康

16.06.2015  10:57

                              中医专家为你打开“健康意识穴”

  兰州晨报讯(记者阎韵竹)为了让更多的女性朋友提高健康意识,正确的防治疾病。6月11日下午,本刊“健康面对面”栏目携手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肿瘤科开展了主题为“女性健康那些事儿”的系列专家讲座。省二院中医肿瘤科主任、甘肃省第五批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老师张惠芳主任医师亲自为现场的读者与患者带来了内容丰富的女性健康知识讲座。

  据一项女性日常体检数据统计,多数女性被乳腺疾病和宫颈疾病所困扰,妇科类肿瘤也困扰着许多女性和其家庭。据中国抗癌协会数据公布妇科肿瘤的发病呈逐年上升,女性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当天的讲座中,张主任首先为大家系统讲解了危害女性健康的原因,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疾病预防。其次就一些妇科癌患的病例进行分析,从治疗、中医保健、心理等多个角度分享临床心得。最后,专家还与现场听众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与中医诊断,为一些处在亚健康的患者提供了积极健康建议。“听了专家的讲座,我发现自己对健康多了一份信心,因为知道很多不适其实可以从根子上解决!”活动后,一位患者激动地告诉记者。

  此次活动后,本刊将继续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免费的健康咨询公益平台,读者可以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四下午2:30-4:30前往省二院中医肿瘤科,进行免费的疾病咨询与健康知识补给,希望能在中医专家的爱心帮助下,打通你的“健康意识穴”   

                          “围经”之困  其实因为不了解

                            调畅情志  远离围绝经期困扰

  45~55岁的女性,会特别关注“围绝经期”,有人甚至会因为不了解而恐慌。只有正确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才能减少该病的困扰。

                                围绝经期不适不可避免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因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絮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综合症,多发生于45~55岁的女性之间。该病主要包括躯体和心理变化两大方面。躯体变化包括月经的变化、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骨钙流失、易发生脂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此外,还会出现血管舒缩综合征,即潮红、出汗、心悸、眩晕等症状。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精神症状上,常有焦虑、抑郁、激动,喜怒无常、脾气暴躁、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等。

  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必经的生理时期,有时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是不可避免的。近年来,中医药针对临床症状虚实夹杂、寒热并见、累及多脏的复杂症候辨证施治,收效良好。

                                  心理调节至关重要

  此外,该病治疗精神心理调节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竞争意识增强,妇女承受社会、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情志失常可干扰气机升降出入而成为致病因素。调节情志是改善气郁体质的重要手段。

  绝经对女性来说是只是生育期的结束,但更是人生另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将减轻压力融入到生活中,如鼓励采用“自我暗示方法”、“呼吸疗法”、“注意力集中”、“放松训练”等方法,鼓励围绝经期妇女投入到画画、唱歌、写作、健身等感兴趣的事情当中,以减轻社会心理压力,消除病人的负性情绪等,在心理上得到安抚和激励,有助于其保持乐观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但对经断前后诸证的防治非常有益,而且惠及晚年,对预防老年疾病有重要意义。

                                    饮食有节适当运动

  “饮食有节”是改善痰湿体质及阴虚体质的重要手段。饮食是化生水谷精微物质的源泉,合理饮食,摄取营养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同时,围绝经期女性也应该适当做一些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瑜伽可以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不适症状,例如,瑜伽的前弯动作,按摩神经内分泌腺轴,如甲状腺、肾上腺等,来调整围绝经期妇女因荷尔蒙失调造成的情绪不稳和失眠。可以刺激身体腺体和神经系统,回复到最自然的状态,不协调的情形也可以获得改善。太极拳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以及人体的代谢能力和心理功能具有有益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转自《兰州晨报

  新闻链接:http://www.lzcbnews.com/html/2015-06/14/content_325207.htm

活动现场

张惠芳主任医师现场为读者诊脉

活动中与读者沟通

查看患者

诊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