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大秀“诺奖女婿” 学校该挨批吗?
近日,有网友拍到安徽蚌埠一中挂出“热烈祝贺我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标语,并把照片发到了网上。蚌埠一中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学校初衷并非“贴金”,只是借机宣传该校优秀学生吉娜。(10月15日人民网)
颇有阿Q精神的荣耀
此次蚌埠闹出的“诺贝尔奖女婿”风波,表面上看是想沾点光,给自己的脸上贴金,炫耀下虽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得主却是咱的女婿,照样值得骄傲,颇有些阿Q的精神。不过,刻意与诺贝尔奖扯上关系,终究只是一个虚幻的荣耀,并不能带来丝毫的社会价值,也无助于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倒不如改进教育机制和科研机制,自己培养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出来,那才是真正的荣耀!(江德斌)
成果惠八方,国人当自强
依国人习俗,亲朋好友中,不管是他大舅二舅,还是七姑八姨,一人取得成就,全体脸上有光。以此而论,当以全球为背景,以诺奖做参照,有“亲戚”获此盛誉,即便这“亲戚”是洋人,也该由衷欢喜,报以祝贺的。
对埃里克·白兹格获奖,我们应给以由衷祝贺,报以真诚掌声。这不仅是“亲戚”之故,“女婿”之缘,更因科学无国界,成果惠八方。当我们的心胸更宽广,视野更开阔,境界更高远,有“朋”获诺奖,其喜自洋洋!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反躬自问,深刻反省。“彼,人也;我,亦人也。彼能是,我何不能?”进而从教育体制、人才培养、创新理念、社会氛围等多个方面、各个层次,查漏洞,摆问题,寻对策。同时,不妨借“亲戚”之缘,或登门拜访,或请入家来,以他山之石,用以攻玉,从而在“科技造福人类”的功劳簿上,留下国人浓墨重彩的一笔。(李秀霞)
攀洋亲关键在于用途
仅以字面理解,“热烈祝贺我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确实有攀亲、借光之嫌。攀亲、借光是否就是虚荣心在作怪,是否就阿Q精神,我看也不应该这么绝对,关键在于用途——沾诺奖得主的光干吗?假如用来炫耀一番,满足一下虚荣心,或者用来作活广告,固然不妥;如果用来正面激励莘莘学子,以诺奖得主为榜样,发愤图强,争取赶超,恐怕也是好事。人以群分,沾亲带故的人总比八杆子打不到一块的人有天然的亲近感,就像华裔科学家总比外国人来得亲切一样,用他们的事迹作为榜样,自然也就比其他国外科学家更有说服力、感染力。我愿意用善意理解蚌埠市第一中学。(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