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生芳:一个大家都需要的人走了
柴生芳(右二)生前工作照
两个月前的8月15日,对所有认识临洮县县长柴生芳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悲痛的日子。那一天,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的干部们失去了一位好同事、好领导,百姓们失去了一位好公仆、好“亲戚”,而他的亲朋好友更是无法相信突然传来的噩耗。
柴生芳——这个被太多人需要的人,不可挽回地离开了。
村民:我们的“县官亲戚”
“咱们村的路修好了,县长却没了。”15号早上,在自家的黄芪地里拔草的苟家山村村民龚彩琴听到柴生芳去世的消息,当场就哭了。
这是一个苦命的女人,丈夫患病卧床多年,照顾公公、婆婆,拉扯孩子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她的身上。
生活本已艰辛,家里的大小事还全都是她拿主意,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她常常感到自己孤立无助,什么事都得硬撑着。
直到2012年,甘肃省开始了干部联系贫困村、贫困户的“双联”行动。苟家山村成了柴生芳帮扶的贫困村,她家也成了柴生芳联系的6个贫困户之一。
从认识柴生芳开始,龚彩琴才终于感到有了“依靠”。“第一次来我家,柴县长就拉着我婆婆的手了解我家里的情况和婆婆生病的情况。听说他是庆阳的高考状元、北大毕业、外国留学,喝过洋墨水却一点架子都没有,就像我家的亲戚一样,乡亲们都说我有了一个‘县官亲戚’。”龚彩琴回忆说,“以后每次来,他都会带东西。米、面、油,洗衣粉,就连女儿用的擦脸油柴县长都想到了。”龚彩琴说,她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个县里的大官会为了她一个农村妇女考虑得这么周到。
她也真心实意地把柴生芳当成了可以依靠的亲人。中考结束后,小儿子成绩不理想,她打电话给柴生芳,求他给想想办法。“县长说这个事情电话里说不清,他15、6号就来了,来了再和我好好商量。我就一直等着。”她以为柴生芳一定会像以往一样信守诺言,如期而至;但这一次柴县长失约了,永远来不了了。
自从有了柴县长这个“亲戚”,村民苟胜利家这两年变化很大。“柴县长第一次来我家,就建议我要调整种植结构,让我种点药材。我在他的鼓励下第一年先种了两亩,当年就尝到了甜头。第二年又种了7亩。你看我们铺的地砖、买的电视和新家具都是卖药材的钱。”苟胜利说。
不但如此,柴生芳还给他身体不好的哥哥在县城找了个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发生变化的不止几户人家。两年间,整个苟家山村在柴生芳的帮扶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为村里争取了超过300万的项目。村里墙壁裂口的土坯房学校的墙马上就要重建起来了,2.3公里的山路已经全部硬化了,还建起了卫生室和文化室。
站在村子通向外面的小河旁,村支书杨成武指着一座刚刚修好的水泥桥说:“以前没有桥的时候,腊月洋芋价格最好的时候拉不出村子,只能等开春买个小价钱。柴县长为村里争取项目修了桥,村里的洋芋、药材都能运出大山了。”
两年的双联,他经常突然就出现在村民的田间地头,就像来看亲戚的一样。山路崎岖,村民住得又分散,下次乡往往就得一整天。
苟胜利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雨天。一大早柴生芳就到了他家,离开时已是傍晚。“县长在我家坐了会儿就去了其他联系户家。我吃过晚饭,才看到他的车子从山梁上开过往县上走了,他回到县城肯定就得深夜了。他真的太辛苦了,是比我们亲人还亲的人。”苟胜利说。
为了见柴生芳最后一面,在得知噩耗的当天,苟胜利就跑到县城在县医院的院子里等了一天。出殡那天,柴生芳的六户联系户特地租了一辆面包车,早上5点出发,专程赶到县城去送了他们的“县长亲戚”最后一程。
上访户:群众的知心人
柴县长开门办公,这在临洮县几乎人尽皆知。“只要他在,办公室的们就是开着的,门锁了就是出去了。群众们都知道。”县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罗斌说。
柴生芳曾向工作人员解释,开门办公,一是为了止住那些企图送礼的,不搞歪门邪道,更重要的则是为了方便群众。
因为征地拆迁的事上访了5年,贾颜琴第一次发现居然有个领导见他们上访户不是推三阻四,也不是应付差事,而是实实在在了解情况,认认真真解决问题。
“我也是听其他人说了柴县长的好才来找他的。其他领导都得预约才能见,只有他的门随时为我们敞开着。”贾颜琴流着泪说。
她给记者看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厚厚的上访材料。今年3月,他第一次见到柴生芳时也带着这些材料。她没想到,这位县长不但说话和气,没什么架子,还很认真地把材料看了一遍。
“你的事挺复杂,我再想想办法。”贾颜琴记得柴生芳是这么和她说的。后来,她又去找了柴生芳两次。她最后一次见到县长是在他去世的前两天。“县长看到我和我打了下招呼,我看到他很忙,就走了。”贾颜琴说。
她至今都不能相信,这样好的县长居然离开了。“上面给我们派来这么好的一位县长,怎么就让他这么早走了呢?”这位上访时一度随身带着菜刀的女人哭着说。
“老王爷,您的事情解决了没有?”这是柴生芳和82岁的王荣生老人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因为征地拆迁的事,老人不得不走上了上访的路。今年元月,他慕名找到了柴生芳,诉说了自己的情况。他没有想到,县长一直把他的事放在心上。“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天,县长去开会,在街上碰到我。他认出了我,主动问我情况。”王荣生回忆说。
“我们信任他,哪怕他最后和我们说解决不了,我们都不怨他,因为他肯定是尽力了。”同是上访户的褚淑霞说。
得知我们是来采访柴生芳的。这三个原本来县政府办事的上访户不约而同地找到我们,留着眼泪,非要给我们讲讲他们眼中的好县长。
干部:难得的好领导
“柴县长学历高、能力强,但平易近人,工作严谨认真,是难得的好领导。”临洮县扶贫办主任常贵勤回忆起柴生芳,语气中充满了钦佩和怀念。
由于柴生芳亲自抓精准扶贫工作,常贵勤经常需要向柴生芳汇报工作实施的情况。在他的印象中,柴生芳理念超前,思路清晰。“他早就说过,要把农村工作搞好,就得深化扶贫工作。而扶贫首先要解决道路和产业的问题。”常贵勤说。
但最令常贵勤佩服的,还是柴生芳给自己下任务,要把全县的村子全部走遍。“有些柴县长去过的地方,我们都没有去过。”常贵勤说。
一直跟随柴生芳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龙小林,依然记得第一次陪柴生芳去南坪镇得划不着山庄时的情景。
“那是个只有12户人的自然村,听名字就知道那是一个很少有人去的地方。车开不上去,得步行近一个小时。当时乡镇的干部都劝他别去了,但县长坚持要去看看。”龙小林说。
那一天,柴生芳走访了8户人家。村民们没有想到,连亲戚都觉得“划不着”去的地方,来了县里的贵客。如今村里的道路建设被列入了扶贫项目,还因地制宜发展起了林下经济。
紧赶慢赶,柴生芳还是没有走完临洮的323个村。“划不着”山庄的老百姓还等着他再去坐坐,他却已经走了。
朋友:“爱给我们找麻烦的人”
在高中同学兼多年好友秦斌峰的眼中,柴生芳是一个“爱给他们找麻烦的人”。“自从到基层任职之后,同学、朋友、老乡这些私人关系只要能用,他都要用一用,而且是白用,是私交公用,为他任职的地方谋发展。”秦斌峰说。
就在他去世前一周周四的晚上,到兰州来开会的柴生芳还突然造访了自己的老朋友。“那天我都快下班了,他突然打电话说要来。他和我聊起老子文化,说要在临洮搞旅游,还准备邀请作家去临洮采风。我知道他的意思,肯定又想让我帮忙。最后一次促膝长谈的情景,历历在目。”
这已不是秦斌峰第一次被老同学拉去为县上做好事了。“人家的朋友当了县长,都能沾点光。我倒是好,倒贴!”秦斌峰说。
“他在临洮搞精准扶贫,要做一套信息系统,托我帮他联系了一家公司。东西人家都按照他的要求做出来了,但他就是嫌人家要价高,非让我帮着压价。1000多万的系统,人家已经优惠到了700万,他却只肯出70万,这不是强人所难吗?”秦斌峰说。
“他总说县上没钱,是贫困地区,要省着花每一分钱。他自己也抠门得很,说一起吃饭,都不肯上好饭店,最后吃了炒面,还是我掏的钱。走的时候穿的袜子都是破的,让人看着心酸。”回忆起自己的这位又“麻烦”又“抠门”的县长朋友,秦斌峰留下了泪水。
他回忆起他们的高中时代,回忆起那些他们一起的嬉笑怒骂。那些和老朋友在一起畅所欲言的日子,似乎就在眼前。
但如今,他煮上好茶,喝茶的朋友却再也见不到了。
正是这样一个被那么多人需要的人,却过早地离开了。他的办公桌上,至今放着他来不及处理的文件和没有写完的日记。在人们发现他的那个清晨,他甚至没有来得及好好睡一觉,而是和衣而卧,被子只拉过来一个角盖在腹部。
他把自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乃至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临洮的山山水水,献给了当地的百姓,献给了自己挚爱的岗位。
8月18日,当载着他骨灰的灵车从县城穿城而过的时候,有那么多他帮助过的人,关心过的人,或者仅仅是听说过他的好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
他的骨灰也最终留在了这片他挚爱的土地上,和临洮的山水融在了一起。(记者 郭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