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柴守玺教授入选第五届甘肃省道德模范候选人
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军区政治部、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六部门联合主办,省文明办负责组织实施的第五届甘肃省道德模范评选经省道德模范评选组委会审定,45名候选人已正式产生。经兰州市推荐,我校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柴守玺成功入围候选人。
9月8日至10月8日,《甘肃日报》、中国甘肃网、甘肃文明网将刊登候选人事迹简介和选票,进行公众投票活动,请大家投票支持柴老师。
投票方式:
微信投票:9月8日开始,“文明甘肃”、“中国甘肃网”微信公众号设置第五届甘肃省道德模范评选投票专题,可在活动页面直接参与投票。
网络投票:9月8日开始,甘肃文明网、中国甘肃网刊载第五届甘肃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专题,可在活动页面直接参与投票。 投票链接: http://tp.gscn.com.cn/2016ddmf/
报纸投票:9月8日《甘肃日报》刊载第五届甘肃省道德模范评选投票专版。公众可剪裁或复印报纸选票,在信封上注明“道德模范选票”字样后寄至: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省文明办省组委会办公室。
柴守玺事迹材料
柴守玺,男,汉族,1962年12月生,九三学社甘肃农业大学支社主委,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物栽培专业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
他坚持为“三农”服务,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多年来足迹遍及陇原大地,先后多次到会宁、静宁等50余个县市进行旱地春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咨询等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夺取小麦丰收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突出贡献,农业部为此特别发来贺信感谢柴守玺教授对粮食生产做出的贡献。
他主持完成的两个国审旱地春小麦新品种“西旱1号”和“西旱2号”、一个省审旱地春小麦品种“西旱3号”的选育,已成为新时期我省和西北旱地春麦区主要更新换代品种,三个品种一般较当地对照都增产8%以上,为我省小麦种植区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了各类生产技术难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他主持研发的旱地作物秸杆帶状覆盖新技术,不仅在小麦和马铃薯上增产增效显著,而且生态环保、培肥地力,是一项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可持续生产新技术,目前正在广大旱作区示范推广。
真心实意服务基层百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他深知,要想真正致富于农民,就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现在,柴守玺几乎跑遍了我省主产小麦所有地县。每到小麦生产的关键期,他都在田间地头观察苗种生长情况、研究播种技术、分析病虫害防治……针对突出的问题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同时传播科技知识,普及推广先进栽培技术,促进了所在区域和服务单位粮食持续增产增效。他作为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积极承担了小麦生产指导任务,为提高我省小麦种植水平作出了一定贡献。特别是在小麦类作物遇到旱灾、冻害等自然灾害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奔赴在抗灾第一线,为减轻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献计献策,得到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
柴守玺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夺取小麦丰收为己任,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苗情、病虫情、旱情等调查及巡回技术指导与服务,有力推动了深松整地、播后镇压、冬浇水、肥水调控、一喷三防等重大技术措施的落实。每年,在小麦生产的230天里,他从秋冬到春夏,不顾辛劳,克服长期扎根基层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困难,努力协调农业服务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关系,坚决服从农业部安排,出色地完成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咨询等工作,为夺取小麦丰收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干旱是我国的主要灾害,甘肃是重旱区,小麦是首当其冲的受旱作物。作为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他总是出现在抗旱指导第一线,会同甘肃省农业厅及省市农技部门,从种到收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指导,因地制宜地及时提出了各种技术指导方案和应急对策,为保证我省小麦连旱之年的连续丰收做出了贡献。尤其近年春旱连年严重,他是春节过后忙得最早的人。2009年全国遭遇春季大旱,甘肃也遭遇了60年来最严重的春旱,面对大旱危情,农业部启动了抗旱二级应急响应,并分片成立了由农业部主要司局领导带队的七个抗旱督导组,柴守玺被指定甘肃督导组首席技术专家,国家小麦产业体系抗旱救灾甘肃组组长。在他的指导下,我省部分受旱地区积极推广冬小麦膜侧种植技术,通过利用垄上覆膜集雨,垄沟种植小麦,以较低的投入,取得了抗旱保墒的有效成果。
在2011年抗旱工作结束后,农业部专门发来感谢信对柴守玺在粮食生产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感谢信中指出,针对今年冬春旱情发展的严重形势,柴守玺在旱象露头的第一时间反映旱情,并及时提出“抗旱保墒、浇水保苗、分类管理、促弱控旺、镇压划锄、促根壮蘖”的技术路线,为有效应对旱情发展、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赢得了主动,实现了粮食连续第八年的增产。对于农业部给予的高度评价,他谦虚地说:“自己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农业人才,在做好教学工作及理论研究的同时,充分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尤其是推广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比较贫困的旱山塬区,这既是农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一个农科工作者必须发展的方向,因为科技兴农、科教兴国要真正体现和落实到农民掌握、运用和推广科技成果上。”
情系麦田开展多项科技攻关
1983年从甘肃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后,柴守玺被分配到了以选育种子而闻名遐迩的会宁县农科所。在那里,他作为第二完成人,和农科所的同仁一道选育出了全国有名的优质抗旱小麦品种———“会宁18号”。这个项目后来荣获全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也是这个县级农科所历史上所获得的最高奖项。
虽然初露峥嵘,但他的脚步却一刻也没有停留。1986年,他考入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攻读硕士,1995年,他又在甘肃农业大学攻读博士,期间被公派留学瑞士,在RCA谷物部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从事博士论文工作。一年留学期满后朋友们为他在瑞士找好工作,希望他能留下来。一个月近4万元人民币的收入,的确令柴守玺动过心。然而,如果留在瑞士工作,他就得转专业。这,他可是十二万分不愿意。因为他从未放弃过自己培育“金种子”的梦想。而搞小麦抗旱育种研究,60%的耕地为干旱半干旱山地的甘肃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带着梦想,他又飞回了中国,飞到了甘肃。
回国后,他参与了国家计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产高蛋白加工型小麦品种扩大试验示范。项目3年示范推广面积达450多万亩,农民由此增收1.58亿多元。由于这一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我省优质小麦产业化进程,被评为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基于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对农作物抗旱性的深刻认识,柴守玺通过运用冬春杂交、综合筛选等方法,对小麦种子的选育技术大胆改进,并且建立了一整套多指标的决选体系。根据这一方法,他已经选育稳定了20多个优质小麦品系。其中他主持选育的旱地春小麦新品种“西旱1号”(原代号D92067),于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定名(国审麦2004024),该品种是西北和华北地区近20年第一个推出的国审品种。该品种在2002和2003两年国家区试、一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均蝉联夺冠,2005和2006年该品种均被农业部遴选列入为国家示范品种。西旱2号是继“西旱1号”之后又一个通过国审的旱地春小麦新品种,于2007年1月10日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06032),目前西北和华北地区现有的两个旱地春小麦国审品种均是柴守玺教授主持选育的,标志着甘肃农业大学在国内春小麦抗旱育种领域的优势地位。
在积极投身科学研究的同时,柴守玺还把把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科研的出发点和突破口。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之后,近年来又创新出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这一旱作农业重大新技术,使旱地小麦平均亩产达300公斤,平均亩增产100公斤以上,增产率40%以上。“全膜穴播覆土技术”虽然得到较快推广应用,但采用传统人工种植方式费时费工、取土困难、覆土不均匀、种植质量难以保证。
针对这一问题和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缺乏的现状,柴守玺积极组织有关单位和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研发出了覆膜覆土机以及配套的两种穴播机(单行和双行)。该机械以四轮农用车作牵引动力,实行覆土、覆膜、镇压三位一体化作业,具有作业速度快、覆土均匀、覆膜平整、镇压提墒、苗床平实、减轻劳动强度、有效防止地膜风化损伤和苗孔错位的突出优点。采用旱地全覆膜覆土机作业,每台每天可完成40亩作业量,作业效率较人工作业可提高20倍左右,节省用工18个。
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除潜心科研外,柴守玺还特别重视人才培养,在教书育人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从教20年来,他先后招收和培养博硕士生20余人,指导本科生数百人人,承担《作物栽培学》、《农学概论》、《资源环境与工程》等多门课程的主讲任务。
他恪守师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授课内容丰富,能普遍引起学生兴趣;他讲究教学艺术,努力把课堂教学与室内实验、田间试验以及生产实践等活动多层面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他鼓励质疑,提倡超越,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他注重言传身教,鼓励青年学生成人成才,经常与学生一道观察试验,分析数据,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赖。
他积极倡导和鼓励本科生报考研究生,特别强调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经常结合教学和研究,用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和独特视角进行专业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在他培养的毕业生中,既有教学科研骨干,又有农业行政岗位领导,更有大批扎根基层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特别是由他指导的一批研究生不仅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而且实干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深得用人单位好评。
柴守玺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几十年如一日,执着于培养人才,推广致富技术,情系“三农”,践行着一个科技工作者的理想和信念。他是教书育人的真正标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的优秀代表,是广大科技人员和人民教师学习的楷模。
柴守玺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20多项,曾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多项。2001年获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2002年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