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账本 挤挤水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采购对象已从简单的商品与服务延伸到大病保险、养老基金投资等复杂服务,采购方式也将多元化。只有提高专业能力、严格绩效考核,才不会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
日前,保监会宣布对中央财政补贴保费的农业保险产品全面升级。升级后各险种保险责任大幅拓展,部分地区种植业保险费率降幅接近50%。
这一结果,让关心农业保险的人们备感欣慰。
2007年我国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至今,各级财政的保费补贴投入一直持续增加。粗略计算,目前中央、省、市三级财政补贴农险的资金额已占保费收入的80%左右。照此推算,2014年农险保费收入325.7亿元,其中财政资金占260亿元。
财政该不该补贴保费?答案是肯定的。这些年,保险在帮助农民防灾减灾、恢复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仅2014年全国农业保险就支付赔款209亿元。黑龙江洪灾后,受灾户人均获赔款5336元,是该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62%。
不过,笔者在基层调研中却发现,多年来财政补贴在农业保险中的使用效率并不高。从政府采购的角度看,一是买得太贵:尽管农业保险经营需要积累大灾基金,但整体而言理赔率仍过低,保险公司利润太高。二是买得太杂:有些地方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合开发所谓政策性“保险包”,保障村干部、村民、外出务工人员人身意外,但是费率高、保障重复,财政支出没有体现出普惠原则。三是买得太随意:许多承保项目未经过招标,不乏“人情单”“关系单”。
即使这样,多数地方政府和保险公司仍然强烈呼吁中央继续“给政策、增投入”。笔者每每算细账、刨根问底,不仅一些保险公司负责人脸色不好看,个别地方相关管理部门也不配合,态度不咸不淡。
有些部门是真不懂。保险费率精算专业性非常强,特别是那些未经过招投标的保障项目,保险机构看似把价格“砍了又砍”,政府仍有可能是“冤大头”。
有些部门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为何?保费补贴是财政的,部分险种补贴的六成以上是中央财政出资,这钱来得太容易;增加农民保障的政绩是自己的,与保险公司之间合作的关系网是自己的,这“荣誉”舍不得,这“情分”割不断。
终于,中国保监会通过大规模调研,对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及时整改,在还利于民的同时,让财政补贴落地有声,把农险带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农险产品的升级,开了个好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采购对象已从简单的商品与服务延伸到大病保险、养老基金投资等复杂服务,采购方式也将多元化,直接购买之外,还有补贴费用型、参股合作型等等。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不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除了按现行有关政策规定行事,有两点更应引起重视:
一是提高绩效考评的科学性。一笔财政补贴能拿回多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资金是否用在了刀刃上?经办费用率能否再压缩?对此相关部门一要做到心中有数,二来要对招标标准及时动态调节,倒逼供应商改善服务。英国政府的公共服务协议框架,绩效指标达160个,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政策效能、透明程度以及专业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二是提高采购的专业能力。除了借力第三方专业力量询价之外,政府要学会用资金换数据、换技术,把“大数据”攥在自己手里,才不怕供应商临阵撂挑子,议价时才有底气。
保监会一查账,农险保费就能“打五折”。其他政府采购商业服务的项目,也该挤挤水分了。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04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