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治波:日本与中国形近实远

22.07.2014  15:35

  到过日本京都的中国人,都会有一种错觉:似乎是到了某个中国的古都,建筑、街道、古迹、牌匾、语言、文字、景色,乃至行人的面孔和服饰,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这种感觉,拉近了日本与中国的距离。李大钊当年留学日本时,就曾写下著名的黄种歌:“黄族应享黄海权,亚人应种亚人田,青年,青年,切莫黄种同相残,坐教欧美着先鞭。”可见,即便是经受了日本的侵略,很多中国人对同文同种的日本依然充满了善意的期待。

  但实际上,对日本的了解稍微深入一些,就会发现,日本与中国的相似只是表象而已,两国的不同才更具有本质意义。

  1987年访日期间,一件小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乘坐公共电车时,看到身边一位老者颤颤巍巍,我立刻起身让座,岂料这位日本老人非但不感谢,反而面带怒容,拒绝就座。我当时不太理解,过后想一想才明白,这恰恰是日中两国文化的一个本质性差异。中国人同情弱者,扶老携幼被中国人视为义务和美德;而日本人崇拜强者,瞧不起弱者,给老者让座等于把对方置于弱者地位,老人不高兴也就不奇怪了。我认为,此事虽小,却具有见微知著的文化涵义,从中可以窥见中日两国文化价值观的显著差异。

  《孙子兵法》被中国人奉为兵学圣典;但一些日本军事思想家却不以为然。比如,日本第一部兵书《斗战经》就说:“孙子十三篇,不免惧字也。”认为《孙子兵法》中的种种智谋和韬略,如“五事七计”、“奇正虚实”、“用间”等等,都产生于对强敌的畏惧。《斗战经》甚至自大地认为,中国兵法重视谋略不是用兵的正道,日本兵学主张的“正攻战法”才是用兵的法则。其实,孙子的谋略并非惧怕敌人,而是文化特性使然。与日本人的强悍好战,多以实力战胜敌手不同,中国人并不好战,而倾向于智取敌手,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或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这是两国文化的差异所在,一些日本人不了解这一点,故而产生误解和偏见。

  日本人的文化价值观本质上与中国不同,加之明治维新以后学习西方、脱亚入欧的经历,使得日本与中国的差异更加显著。他们奉行强者的逻辑,倾向于武力解决问题。在侵华战争中,日军善于以强大火力实施强攻,力图中央突破,一举解决战斗。中国军队特别是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则反其道而行之,一般是避实击虚,先打弱敌,善用迂回包围、侧击袭击战术,完全是另一种路数。

  由此看来,中日两国文化实际上是小同大异,形似神异。中国文化树大根深,受西方影响小,“黄皮黄心”;日本文化树小根浅,受西方影响大,“黄皮白心”。具体说,日本文化是融合了中西两种文化的混合物,中华文化为其表,西方文化为其里。文化上的本质性区别,造成中日两国形近实远,两国人对待同一件事情的认识理解往往大相径庭,相去甚远,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作者是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