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院关于举办学术报告的通知

03.07.2015  19:40

应我校林学院邀请,西南林业大学段安安教授、何承忠教授、张汉尧教授、辛培尧副教授将于7月 6日 在我校作学术报告。现将具体事宜预告如下:

报告题目:国内外林木遗传育种比较

主 讲 人:段安安

时      间: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下午14:30

地    点:林学楼4楼研究生教室

报告题目:滇杨倒插的生长素极性运输研究

主 讲 人:何承忠

时      间: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下午15:30

地    点:林学楼4楼研究生教室

报告题目:猕猴桃新品种引进与培育

主 讲 人:张汉尧

时      间: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下午16:30

地    点:林学楼4楼研究生教室

报告题目:滇杨多倍体育种研究

主 讲 人:辛培尧

时      间: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下午17:30

地    点:林学楼4楼研究生教室

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专 家 简 介

段安安:林木遗传育种学博士,教授,东北林业大学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工作处处长。1982年西北林学院林业专业本科毕来,获学士学位;1985年西北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硕士毕业,获硕士学位;1985-1993年在西北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1996年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9年被聘为第三届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1996年至今,在西南林业大学工作,从事林木遗传育种教学、科研和指导研究生工作,同是兼任科学技术处处长。学术研究先后在《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南林学院学院》等刊物上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十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主要经济树种栽培与利用》1部;参编《林业理论与实践》专著1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目前主持有云南省基金项目“滇杨优良变异收集及无性系选育(2006C0079M)”、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含油野生琴叶风吹楠地理变异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30872046)等。

何承忠,男,1970年4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4年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西南林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6年赴香港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工作。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任昆明市林业局副局长(挂职)。云南省第十五批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中国林学会第二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林木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第二届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核心成员,西南山地森林资源利用与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昆明市科技局第四批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方向负责人,云南省教育厅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科学研究:主要承担《遗传学》、《林木遗传育种学》、《高级林木育种学》、《细胞遗传学》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完成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省部级项目8项;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在研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1项;参加在研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等4项。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学术会议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2部。曾获“西南林业大学先进工作者”、“西南林业大学优秀科研工作者”等称号。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1项。指导硕士研究生18名,有3人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1人获得省级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

张汉尧,博士,教授。2001年参加工作,在西南林业大学生物技术教研室任教,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的科研与教学工作。2006年6月毕业于海南大学(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2007年8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9年-2010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前往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学术研究: 近年参与了国家“973”项目、国家“973”前期项目、国家“948”项目、云南省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各一项;主持了西南林学院科学基金项目“滇杨抗蛀干害虫转基因的研究”、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竹种分子指纹图谱构建的研究”、云南省外专局项目“引进新西兰竹类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蓝桉多倍体培育”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抗蛀干害虫转基因华山松的研究”各一项。参与了云南省省级重点课程林木遗传育种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建设;为云南省竹藤科学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及云南省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森林培育学骨干教师。
   目前,已在包括AustralianJournalofGrapeandWineResearch(2009影响因子:1.872)、FEMyeastresearch(2009年影响因子1.785)、BiologiaPlantarum(2009影响因子:1.656)等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18篇论文。并于2002年3月和2006年7月,在海南儋州,分别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自2005年起,每年均有一篇以上论文入选西南林业大学优秀论文。

辛培尧,男,汉,甘肃人。副教授,2002农学硕士毕业并在西南林业大学参加工作,2008年博士毕业。主讲本科课程《林木遗传育种学》和《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承担硕士研究生课程《植物生物技术》和《植物繁殖与组培技术》。学术研究:主持并完成西南林业大学面上项目和云南省教育厅面上基金项目各1项;现主持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云南省教育厅重点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西南林业大学科研启动项目各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各1项。2006年主持并完成西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工作,并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申请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一项。参与并选育麻疯树新品种1个。近年来,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在《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西北植物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和《基因组与应用生物学》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副主编或参编教材及论著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