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软件 补短板 造环境 ——甘肃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综述

21.09.2019  11:52

头条专题

2018年以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以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突破年活动为契机,秉承“硬件不行软件补”的理念,聚焦打造良好发展环境,切实做好简化审批的“减法”、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进一步破解“放管服”深层次体...

  原标题:强软件  补短板  造环境  ——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综述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软实力。

  2018年以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以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突破年活动为契机,秉承“硬件不行软件补”的理念,聚焦打造良好发展环境,切实做好简化审批的“减法”、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进一步破解“放管服”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随着我省“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高位推动“放管服”改革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各级政府以问题为导向,以学习复制先进地区的经验,树立服务对象获得感为突破口,抓好窗口人员能力提升,拿出更多实招硬招,在“放管服”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方面,领导体制进一步优化。为适应机构调整职能转变的需要,在去年我省将“放管服”改革领导小组和转变政府职能协调小组合二为一的基础上,今年结合新时期“放管服”工作实际,将领导小组原来的7个专题组整合优化为精简行政审批、优化营商环境、激励创业创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改善社会服务、法治保障、咨询评估等7个专责组。全省构建起由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省政府办公厅负责统筹推进和督促落实,省发改、省市场监管等各省直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牵头,各地各部门全面参与的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

  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工作部署。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2019年甘肃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方案》《甘肃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工作任务及责任单位,并将“放管服”改革落实情况作为督查重点,就优化营商环境、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等开展了督查。

  行政审批做“减法”

  省政府先后取消下放22批次2175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幅达94%。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审批和管理改革工作的意见》及承诺制、代办制、区域评估评审、模拟审批和容缺受理等5个配套文件,在全省范围大力推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打造“审批少、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的项目审批体系,目前省发展改革委已将投资项目开工前报建审批事项由57项减至35项,18项事项核准权限取消或下放省直或市(州)行业管理部门。

  稳步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在巩固“五十证合一”的基础上,在全省全面推开第一批106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截至今年6月底,“证照分离”累计办理总量12410件,各相关部门办理取消审批事项29件,办理备案事项8件,办理告知承诺事项6002件,办理优化准入服务事项6371件,最大限度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同时,在2018年两次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基础上,提前于国家要求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的目标,其中企业注册登记已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市场主体12.95万户,累计达165.13万户,同比分别增长11.41%和9.11%。

  加强监管做“加法”

  进一步强化减税降费措施落实。财政、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收取的各种性质收费进行了清理规范。取消“机动车驾驶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培训费”项目,整合口岸报关报检代理费、代办费等收费项目20项,免除开箱费、物业服务费、堆存费、管理费等收费项目32项,进一步降低了报关、货代、物流、仓储、口岸服务等环节经营服务性收费。

  金融监管局联合省税务局、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甘肃银保监局共同推进“银税互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严控银行中间业务收费水平,取消不合理收费,引导金融机构减费让利。

  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强化科技和制度支撑为保障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省市县三级监管工作实现全覆盖。2019年上半年,全省共计开展双随机抽查3026批次80805户市场主体和4780户非市场主体,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组织开展部门联合抽查3批次37624户。

  积极推进“互联网  监管”。上线运行了“甘肃省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甘肃)归集数据,有效解决了市县两级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的归集、交换、共享,截至目前,公示系统(甘肃)累计公示了291万户市场主体的2771万条基础信息。

  此外,加强政府部门在行政审批改革、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等方面的沟通协作,强化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管理。上半年,全省601户市场主体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17户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监管格局正在形成,市场交易风险和社会交易成本不断降低。

  优化服务做“乘法”

  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从“线上”“线下”两个方面发力,在线下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让群众和企业“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在线上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大力推进“一网通办”,逐步打通“信息孤岛”。今年以来,共受理办件22238件,限时办结率99.1%。

  按照国办要求,省级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平台改造对接工作,有9方面80项技术对接及数据上报任务,截至目前,我省已完成8个方面的77技术对接任务,完成率为96.25%。同步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工作,联通“信息孤岛”,目前已接入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等40家省直部门和省税务局、省地震局、省烟草专卖局3家中央在甘单位,以及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各市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并与国家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初步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通过对甘肃政务服务网事项信息进行更新调整,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均达到80%以上。清理整合各类政务热线,逐步建立“统一接收、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评价反馈”的群众来电受理、处理、反馈机制。目前,全省14个市州已全部设立开通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电话,实现了一个号码响应群众诉求。

  围绕线上、线下“两个环节”,开展政务服务一体化评价。明晰细化服务责任和标准,推行清单化管理,通过办理现场评价、设立政务服务投诉举报室、各界代表服务评价、以甘肃政务服务网为主的网络评价、微信公众号评价、政务服务热线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部门考核和人员考评的重要依据。

  随着我省“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好了,事好办了”成为企业和群众最朴实最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