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松阳“民生三宝”构筑干群联系“无缝网”

18.07.2015  13:33

  中国兰州网7月18日消息 “路越来越好了,离百姓却越来越远了;通讯越来越便捷了,却越来越听不到群众声音了……”这是对当下农村基层工作的形象描述。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发展环境的改变,基层干群“鱼水关系”渐渐产生了“慢性病”——干部沉不下心、百姓忧也难解。

  为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纳米”,浙江松阳利用5年多时间手绘“民情地图”,张贴“民情年历”,建立民生服务平台,走出了一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子。当地住村干部告诉记者,有了这“民生三宝”感觉更接地气了,不再担心进村入户时进不了门、叫不了名、说不上话、办不成事。

   一张民情地图:探百姓冷暖

  夏的气息已在松古平原上涂抹出深沉的绿色。记者走进松阳县象溪镇象一村,见到80后住村干部周青青拿着一张纸,在人堆之中,操着纯正的乡音正在为乡亲们详细地讲解,一会儿又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些什么。

  原来这张纸就是《民情地图》,每个住村干部人手一份,记录着村民的住址、家庭信息和所反映的各种故事……周青青告诉记者,村里正在铺设污水网管,但由于旧村改造时,有的村民家里已经建起了化粪池,有的还没有,这样一来无疑增加了工程难度,“村里一共有240多户人家,工期紧张,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挨家挨户进行实地勘测。”

  幸亏《民情地图》上有详细的住房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只用了半天时间,设计公司就完成了污水管网设计图,不仅画得清楚准确,还对工程涉及到的农户一一做了注释。

  周青青手中的《民情地图》正是松阳基层干部进村入户的法宝之一。地处浙西南的松阳是农业大县,上千个村庄星罗棋布于松古平原,农村基层工作量大面广,往往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尽管有联村、包村、住村等制度,但一些乡镇干部认为现在交通、通讯都很发达,有事情打个电话就行了,没有必要天天往村里跑。随着时间推移,真正夜宿村庄的少了……因此有的干部到了村里,面对村民却是似曾相识的“陌生人”,干部叫不出群众的名字,群众也叫不出干部的名字,由于缺乏共同语言,两人相处几乎处于“失语状态”,更不用说在处理矛盾纠纷、群体事件发挥作用了。

  松阳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当下中国基层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其内容牵涉方方面面,管理难点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因素。《民情地图》正是松阳针对干群关系的“慢性病”——叫不了名、说不了话、认不了路、办不了事所下的一剂狠药。

  将日历翻到2010年4月的一个午后,松阳县四都乡党委班子在办公室议工作,有人说,能不能要求乡里住村干部绘制像“谷歌”地图一样的各村基本民情图,那样一来,干部就非得往村里“跑”不可。随即,边议边写,制定了《四都乡“谷歌”地图绘制要求》,形成了包括要标明农户信息、住房信息、党员户、重点人员信息及防汛抗台线路图等的基本框架,《民情地图》雏形应运而生。

  手绘《民情地图》完成后,松阳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了《松阳县“民情地图”促服务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里共有《村情民情图》、《产业发展图》、《组织体系图》、《重点人员图》、《结对帮扶图》、《防灾避险图》等6张“民情地图”。

  如今,松阳401个行政村的2406张民情地图,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民情大数据库”。松阳县委副书记陈豪表示:“牵手松阳20多万群众的‘民情地图’促服务地理信息系统,汇集成的这个‘民情大数据’,帮助政府从数据中获取民情民意,导航政府服务、主导着政府决策。”

  “这张民情地图很受用。”同样地,在周青青看来,民情地图就如一张“万能地图”。“刚到任那会儿,村里一个人都不认识,恰好碰到村组织换届,工作交接就像是一头雾水,还好有民情地图。”按着地图,周青青直接一个接一个找到了党员家里,顺利地完成了对接工作。从中获益匪浅的周青青坦言:“心中有了这张民情图,与村民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工作也顺当多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