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华:从儿童团长到抗日英雄

09.09.2015  10:38

  穿过西北师范大学校园一条郁郁葱葱的林荫道,在一幢低层家属楼内,87岁的杨文华老人正在收看有关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电视节目。

  岁月如梭,这位曾经投身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如今已白发苍苍。然而一双黑色的眼眸炯炯有神,眉宇间依稀透出军人的英武之气。

  听闻记者到来,杨文华的儿子、女儿出门相迎,将记者请进了家。客厅并不大,沙发、茶几、电视柜紧凑地摆放着,实用而简朴。老人脖子上挂着一枚金光闪闪的奖章,上面写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老人不时把纪念章攥在手心,用力抚摸着。

  “这是学校的领导刚刚探望父亲时颁发的,拿到手里他就戴到脖子上了,舍不得摘下来。”老人的子女说。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广大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或其遗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杨文华光荣地成为其中一员。

  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后,老人讲起了难以忘怀的往事。

  杨文华1928年7月出生于山西朔州平鲁区李西沟村。1937年9月28日,日军攻占朔县城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屠城惨案,数千名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被日军杀害,史称“朔县屠城”。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地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李西沟村,群众抗日情绪十分高昂,有力支持了八路军的对日作战。

  “十二三岁的娃娃参加儿童团,大一点的青少年参加青年军,成年人都在民兵组织,妇女在妇救会……人人都在抗击日本侵略者。”杨文华说,大家都愿意跟着共产党打击日本侵略者。

  1942年1月,15岁的杨文华成为了儿童团团长。之后的几年里,他每天做的事就是带领15名儿童团员手拿标枪、大刀,为解放区军民站岗放哨、送信,查路条、捉汉奸。

  “老区群众出门都会带上边区政府开具的路条,类似于现在说的通行证,对于没有路条的人,我们就会把他们挡住。”杨文华说,那个时候,经常有日本人派来的汉奸混进解放区刺探消息。

  “他们往往打扮成卖货的,挑个货郎担,走乡串村。”杨文华自豪地说,在他的手里一共抓到过4个汉奸。

  1945年7月2日,未满17周岁的杨文华正式参军,加入了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部队——八路军第120师358旅起义6团,这是南昌起义时组建的部队。

  “刚参军就投入了战斗,拔据点、打鬼子。”杨文华说,他所在的部队连续拔掉了6个伪军把守的据点。“陶卜洼、窝窝会、张在庄、杨树坡、烂道沟、杏园村……”老人一口气说出了这些据点的名字。(注:部分据点名称根据声音整理。)

  打完据点,杨文华与战友们开始攻打县城,先后收复了平鲁城、右玉县、左云县。

  “这些县城里面,平鲁县城最难打。里面驻守了40多个日本鬼子和30多个伪军,战斗很激烈,打了两个多小时,才打了下来。”杨文华说。

  抗日战争结束后,杨文华随同部队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于1959年转业至甘肃省教育厅。1962年调入西北师大工作,1991年在西北师大武装部离休。

  在杨文华的军旅生涯中,先后两次立大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英模大会的代表,被授予战斗模范称号。然而,他的头部至今还残留着两片弹片,一到天阴下雨,就会感觉到头痛。

  解放奖章、八一勋章、抗美援朝纪念章……在一件旧军装上,别着老人军旅生涯所取得的荣誉。老人经常会拿出来看看,追忆那段曾经走过的峥嵘岁月。

  杨文华说,自己刚参军的时候只有一把大刀,枪是后来从日本人手里缴获的;一天只能吃两顿小米稀饭和一顿小米干饭,如果一天吃三顿干饭,就会断了粮;穿的是老百姓织的粗布军装,没有衬衣和裤头,夏天只能把衣服洗干净后躲进河里,等着衣服晾干……

  “落后就要挨打,以前我们国家穷,所以饱受侵略。”杨文华说,我们国家慢慢强大了,才有了这几十年的和平生活。但是,我们决不能忘记历史,一定要居安思危,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记者 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