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习近平答中国扶贫关键三问
中国兰州网11月29日消息 “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在中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背景下,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目标之一。
这一目标如何从纸上走进现实?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做出详细部署。
这次会议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足见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视。在会上,习近平重点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关键性问题,并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等多个药方。
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扶持谁?
习近平在此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为此,他强调,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截至2014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习近平在讲话中谈到,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习近平已在多个场合强调“精准扶贫”。其中,今年6月,他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就曾强调,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提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
具体而言,要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