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出一条街 带出一条“路” ——兰州市城关区“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创建工作纪实

06.01.2016  10:18

城关区组织各街道互相观摩学习,以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城关区街头小景一瞥

   近年来,随着兰州市城关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辖区百姓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这一变化让城关百姓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快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成为城关区当前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

  2015年10月以来,城关区进一步深化拓展街道社区行政服务分离改革,逐步理顺部门街道社区职能。在此项工作的有力推动下,城关区委、区政府决定由区委组织部牵头,以“五化”为标准,开展“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创建工作,逐步改善城关区城市面貌,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辖区百姓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尽管是隆冬时节,走进城关区,我们欣喜地发现,一些老旧街巷、破旧楼院焕然一新,增添了历史韵味;一些长期影响市容市貌的区域和地带通过改建,成为居民休闲活动的好去处;一些杂乱无章、破旧凌乱的门头店招通过统一整改,让整条街改头换面,给辖区带来新的气象、新的活力……城关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目前城关区各街道在环卫、执法、建设等部门的协作下,按照管理职责共同化、市场管理规范化、街面外观统一化、垃圾收集定点化、城市环境生态化的“五化”要求,分别打造了1至2条“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全区共计32条。

理顺职能 增强城市管理合力

  形成健全完善的城市管理机制是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城关区在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上想了很多办法,但在街道与街道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街道与部门之间,仍然存在职责混乱、监管空白的问题,各单位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应有的城市管理合力。

  在创建“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的过程中,城关区把理顺各单位职能摆在首位。按照城市管理属地化原则,推广实行街道部门“一体化”考核的城市管理运行模式。即:凡是发生在辖区内的城市管理问题,采取“双问责”制度,对街道扣除相应分值的同时,一并扣除相关责任部门的分值。“双问责”制度让街道和部门共同承担起了城市管理责任,有效避免了各单位之间推诿扯皮,促进了各单位之间加强协作、共同管治。

  同时,城关区进一步明确街道、部门、社区三者的主体职责。街道重点对辖区主次干道、窗口地区、城郊地区实施“覆盖式”现场管理和“捕捉式”现场处理,及时协调区级职能部门履行管理职能。相关部门则要按照科学合理的作业模式,全面完成各自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积极配合街道和社区完成属于“条块结合”共同处理的工作任务。社区则将行政服务分离后释放的工作力量充分下沉到网格中,主动发现、解决和上报各类城市管理问题,通过“多角度、深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积极引导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共同促进城市文明。

精心打造 提升城市品位形象

  为推进“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高标准、规范化建设,城关区提出“整体布局,打造精品,设施完善,高档美观,富有特色,管理规范”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有明显特色、有借鉴意义、有推广价值、有示范作用、有井然秩序”和“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无乱吊乱挂、无乱贴乱画、无乱停乱放、无流动摊贩、无店外经营、无裸露垃圾、无城市基础设施破损、无公共设施与公共资源乱侵占”的“五有十无”标准。

  在实际创建当中,各街道紧紧围绕城关历史人文、街区文化特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旋律,采用简洁、明快、协调的装饰线或装饰色块,对所选定街巷的破旧墙体进行立面粉饰美化、对门头店招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全面拆除沿街陈旧破损、有碍市容市貌、破坏建筑(构)物风格和城市风貌的各类户外广告。

  张掖路街道将省政府东侧的箭道巷作为“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的创建对象,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历史文化底蕴、构建宜居和谐街道为目标,确定“西部往事”这一主题,着力打造箭道巷景观庭院。整条街巷采用中国传统的回纹样式,统一制作箭道巷两侧门头店招,设计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指示牌、公共座椅和景观树池等城市家具,精心制作“淳化阁帖”,把浮雕、碑刻和景观艺术品等合理融入其中,综合展示了箭道巷、山字石、明肃王府和文殊院等街巷古迹的人文内涵。

  B327号道路是皋兰路街道管辖范围内一条新建成的道路,由于种种原因道路建成后一直未能通车,变为一个大型停车场,交通混乱,垃圾遍地,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出行。皋兰路街道以创建“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活动为契机,经过2个多月时间,街道前后走访6家省市区及部队单位30余次,从上而下进行协调,“跑”通了这条“不能走的路”。同时街道对道路两旁年久失修、立面不洁的墙面楼体护栏和陈旧破损、样式各异的门头店招进行了全面改造。目前B327号道路已全面通车。这条路建成之初,周围的居民借附近道路——“旧大路”之名,将这条路称之为“新大路”,但“新大路”不通车、环境差,成为周围居民的一块“心病”,而现在的“新大路”管理有序、交通井然、设施完善、环境优雅,成为居民休闲好去处,变为城关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不到3个月的时间,城关区24个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共计创建“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32条,让这些老旧街巷、问题街巷焕然一新,切实改善了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做出了典范,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创新手段 规范城市垃圾收集

  随着城关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人口高度密集,全区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直接威胁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尤其存在一些商家和居民为了一己私利和个人方便乱倒乱扔,给城市增添了处处“斑点”,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环境。

  城关区在“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创建工作当中,大力开展垃圾定点化、装袋化收集作业模式,启动进楼院、进小区垃圾收集方式,全面加大对小区物业、市场物业的监管力度。对取得经营性生活垃圾清运许可证的物业单位,督促其将收集的城市生活垃圾运到环卫部门认可的处理场所;对不具备垃圾运输条件或拒不转运的,由街道综合执法联动队协调或强制物业公司交纳垃圾转运费,环卫部门统一进行清运,防止出现清运不规范、夜间偷运偷倒等行为,有效避免了“业主交费、物业拿钱、政府兜底”问题的重复循环。

  截至目前,城关区环卫局在全区范围内共设置垃圾收集点131处,采取定时定点收集清运方式,清运时间每天19时至次日7时,涉及清运路线63条,每天共清理垃圾1000余吨。其中主城区垃圾不落地已基本实现,利用密闭压缩清运车辆,采取依次排队将垃圾倾倒入车的方式进行,日产生活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选定通渭路、白银路、酒泉路、南滨河路、皋兰路作为垃圾袋装化上门收集试点路段,对沿街商铺、门店逐一上门宣传垃圾袋装化收集,目前全区近5000家小街巷门店(除餐饮门店外)垃圾实行袋装化上门收集,158个单位、物业小区实行进门入院按时清运模式,有效减少了垃圾裸露时间,降低了垃圾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全方位清理道跟、人行道、中心护栏下等区域淤泥、积尘,全面擦洗中心护栏,并延长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与此同时,拆除破损果皮箱629个,新安装果皮箱近2000余个,后期还将安装近3000个,切实加大了果皮箱的见街率,方便行人投掷垃圾。

去垢换新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创造绿色生态环境是人类跨世纪的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提升的今天,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和户外生活的要求变得更高更广。

  2015年10月以来,城关区建设局、环卫局和各街道按照“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创建工作要求,全力推进城市环境生态化建设。

  在南昌路、张掖路、酒泉路、静宁路、北滨河东路、九州大道等路段栽植各类乔木183株,大小灌木30万株;对庆阳路、酒泉路等10条道路绿化进行提升改造,共完成树穴15厘米清挖沉降3832个,修剪树木3000余株,外运垃圾土方近2000立方米,补栽苗木近7万株;对庆阳路、静宁路、武都路3条道路进行新型玻璃钢梳篦及鹅卵石铺设试点,共安放树篦830平方米,鹅卵石铺设树穴365个;建成雁滩高新区三角花坛游园和中广游园,完成“雁滩台地景观游园”招标,2015年内完成土建施工。

  同时,对砂坪村、酒泉路、五一山、拱星墩、绣河沿、大众巷、上沟等11条小街巷进行路面维修,完成近100条小街巷路灯安装工程,浇筑底座和灯杆架设751个,安装路灯761盏;依法清除沿街建(构)筑物墙体、店铺门窗、立柱、树木、路牌、站牌、交通护栏、公交站台、桥梁、花箱、隔离栏、围墙、报刊亭、电线杆、路灯杆、通信交接箱、电力控制箱、交通标志等设施以及路面的各类破损广告及擅自张贴、喷涂、刻画、悬挂的各类广告万余处。

  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绿色植被覆盖的提升和违规破损广告的清除,让市容市貌变得更加整洁、更加美观。尤其一些景观游园的建设,给市民增添了休闲健身的场所。城关区计划全面排摸城区内裸露空地,将对面积较小的进行绿地覆盖,对面积较大的一律规划建设生态小游园,力争最大限度地让现有资源服务广大市民。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所有市民的共同期盼、共同愿望。城关区“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的创建改变了城市局部的面貌,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带出了一条“新路”。下一步,城关区将从“一条街”活动开始延伸,对辖区内老旧街巷逐条打造,以“一条街”带动“一座城”的改变。同时着力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责任,逐步形成一套常态化、制度化、高效化城市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城关形象,推动城关迈向文明程度更高的道路。(记者侯若志 通讯员张羡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