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眼中的柴生芳:办每一件事 都实实在在

22.08.2014  16:17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听到中共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柴生芳去世的消息,临洮县辛店镇苟家山村村民心碎了。8月18日凌晨5时许,55岁的麻天鹏、33岁的苟胜利等6位村民,坐着他们租的面包车,赶往60多公里外的县城,送柴生芳上路。

  海拔3000多米的苟家山村,挂在马衔山的半山腰上,是临洮县北部最偏僻的村子之一。村里的地全是山旱地,靠天吃饭。2011年底,这里202户人家,人均年收入只有1500多元。

  2012年3月,在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苟家山村成了柴生芳的帮扶村。当时,柴生芳来临洮任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刚刚半年。

  自那时起,伴随着村子日新月异的变化,苟家山村村民与柴生芳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

   他一屁股就坐在我家的烂沙发上,特别亲切。

  “他一屁股就坐在我家的烂沙发上,一点没啥官架子,也不嫌我家条件差,特别亲切。”回忆起柴生芳第一次到他家双联时的情景,苟胜利现在依然觉得很温暖。

  那时,苟胜利的父母都已经过世多年了。他和妻子不但要拉扯两个孩子,而且要伺候瘫痪十多年的奶奶。

  虽然苟胜利家有20亩地,但一年下来,光靠地里种的小麦、洋芋,换不了多少钱。“逢年过节,我们才能吃点肉。”他告诉记者。

  “关键要改变种植结构。”柴生芳鼓励苟胜利尝试地种些中药材。“他当时说,村里还是零零星星种了点中药材,说明条件适合。”苟胜利回忆说。

  柴生芳走了一个月后,苟胜利鼓足勇气,半信半疑地将党参、黄芪各种了一亩。当年,这2亩药材卖了1万元,相当于苟胜利家以前10亩地的收入。

  现在,苟胜利将药材种到了8亩。“明年,我准备盖新房。”他告诉记者。

  丰收的第一时间,他忍不住给柴生芳打去了电话。当时,柴生芳说正在开会,完了给苟胜利回过来。“真没想到,半个多小时后,他一开完会,就急忙给我打了过来,问我啥事。当听到我的好消息后,电话那头的他,像亲人一样替我高兴。”苟胜利说。

  过节时,他也会给柴生芳发短信,表达感激之情。“每次,他都会给我及时回复。现在想着,这样做其实挺不容易的。”苟胜利说。

   “他每次到村里来,不是走一家两家,而是从早到晚挨家挨户地转。

  柴生芳每次到苟家山村,不光是去苟胜利等几家双联户,他惦记着全村的人。

  柴生芳第一次到苟家山村双联时,镇里提前通知了几位村民在村部座谈交流。结果,柴生芳坚持说,还是到村民家里转转。

  “他每次到村里来,不是走一家两家,而是从早到晚挨家挨户地转。看见田间地头有人,就赶紧过去攀谈。”村文书刘新民告诉记者。

  有一回,晚上7时许,村民大多吃完了饭,山里下起了毛毛雨。吃过饭的刘新民看到,柴生芳还在对面山上的麻家窑村组走访。“他为了我们,连饭都顾不上吃,现在想起,我都特别感动。”刘新民说。

  走访群众,柴生芳不是“虚晃一枪”,也不是“纸上谈兵”。“每次,他都在尽全力,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能解决多少算多少。”村支书杨成武回忆说。

  村民苟邦彦家里特别困难,住的是年久失修的危房。一下雨,老两口宁肯在外面淋雨,也不敢在家里待。

  柴生芳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有关部门解决。去年,按相关政策,政府帮苟邦彦盖起了4间砖木结构的房子。

  2007年以来,苟家山村相继实施了整村推进、退耕还林等项目。有20户村民不了解其中的政策,对村班子怨气很大。

  为此,今年5月4日,柴生芳专门带领县扶贫、民政、林业等5部门的负责人,花了一整天时间,挨家挨户到这20户村民家中,逐项解释政策。

  至此,村民心里的疙瘩一下子没了,再也没人上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