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直通农民小康路

11.07.2014  01:59

工作人员正在对路面检测验收

西固金沟乡蜿蜒曲折的乡间公路。村民们都说,这是通往小康的路.

正在施工的农民小康路

    7月7日,难得一个相对凉爽的天气,一辆加长卡车正在西固区金沟乡鸭儿洼百合加工基地装运真空包装的鲜百合,司机关师傅在这里搞运输多年,也见证了这条路的变化。在关师傅的印象中,从范坪到鸭儿洼的这条路原先是土路,后来改成了砂路,现在又修成了“村村通”的红砖路。“以前只要一下暴雨路就被冲毁,大车根本上不去,如今雨下多大路都完好,加工生产的百合能够及时运出,真是农民的致富路啊。”关师傅说。

    三年修路近两千公里

    “路修好了,高原夏菜的销路越来越广了,庄稼人的口袋自然也就越来越鼓了。以前的山路十八弯,进一趟兰州城得花两三个钟头,山路坑洼不平不说,一遇上雨雪天,村庄就与外面隔绝。如今修了通乡油路,铺了红砖路面的‘村村通’,车子跑得又稳又快,村民们种的菜到了兰州菜市场还嫩嫩的。”皋兰县中心乡钱家窑村种菜大户王好清对记者说。

    行走在永登县柳树乡大洼沟口至满城村的乡村公路上,时而有农用车或小汽车驶过,虽然速度不快,但平坦的道路让车子跑起来稳稳当当。这条路属大洼沟口——火车站道路改建工程,起点位于柳树乡大洼沟口,经红砂川村、教场村,终点至满城村,路线全长15.2公里,采用单车道四级公路技术标准。工程于2013年8月开工11月完工,极大地解决了沿线三个行政村1500余群众的出行问题,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意义重大。

    记者从兰州市公路局了解到,“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及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紧紧围绕全省农村公路“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按照“先通后畅”和“通畅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省市农村公路建设出台的有关质量管理办法和制度,对建设质量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对全市所有的通畅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有效地保证了建设程序的规范,同时以创建“优良示范工程”为目标,狠抓施工质量管理,使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同时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筹集公路建设资金,广泛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十二五”前三年完成建设投资6.92亿元,建成各类农村公路518项1814.84公里。特别是2013年,随着六盘山扶贫开发片区项目的实施及全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工作的全面推进,市政府印发了《兰州市扶贫攻坚交通先行工作实施方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扶贫攻坚工作的重点任务,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2013年完成新建、改建各类农村公路153条577.6公里。

    山区农民得实惠

    陈作胜是皋兰县钱家窑村一位种了十多年蔬菜的专业示范户。自村里修了6公里的通村公路后,他家建了5座高架大棚和2座日光温室。这些天一盘点,仅种菜一项一年下来收入不下5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建高架大棚、日光温室285亩,栽植“航天5号”、“龙椒二号”、“白菜花”等品牌高原夏菜3060亩,吸引西宁、成都、新疆等地的客商前来在村头新建的蔬菜交易市场收购贩运蔬菜,一年给庄户人家带来420余万元的收入。目前,中心乡28个通了“村村通”公路的村社,发展精细蔬菜、设施农业、旱砂西瓜、优质桃杏等特色农产品基地3.42万亩,200多户返乡农民工家庭买车跑运输,做农产品贩运交易买卖。

    九合镇辖区总投资1065万元、通车里程24.6公里山岭重丘区四级的县乡公路通车后,一时间,如何尽快修通连接到村的公路成了镇班子为解决老百姓行路难最大的民生工程。于是,镇村大力实施以破解交通“瓶颈”为主的村道基础设施整修改造,每年坚持修建9至10条通村通社公路。

    “村村通”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不仅是皋兰县九合镇的农民。在西固区金沟乡,位于马家山村全长5公里的一条砖路修通后,将范坪、马家山和熊子湾三个村“串连”起来,使熊子湾等后山的农产品及时运出来。山区群众切实体会到了村村通工程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改变了“山高路难走、物华道不通”的局面,不仅群众的出行方便了,而且山里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农民在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截至2013年底,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为6628.499公里,其中县道19条627.477公里,乡道44条668.69公里,专用道3条73.29公里,村道1541条5259.042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为:一级公路7.827公里,二级公路40.263公里,三级公路451.089公里,四级公路3886.040公里,等外公路2243.280公里;油路(水泥路)里程3663.394公里,砂路或土路里程2965.105公里。目前我市主城区与远郊县区实现了高速公路连接,县城与主要乡镇实现了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连接。

    明年农村公路全覆盖

    记者从兰州市公路局获悉,去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展开对农村公路扶贫攻坚工作力度,并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示范市,确保到2015年底率先实现全市农村公路全覆盖、农村客运网络全覆盖。依照规划,到2015年底,全市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和乡有等级站、村有汽车停靠站点、村村通班车的农村客运网络。

    我市交通扶贫建设目标比全国目标同期提前五年,比全省目标同期提前三年,其中,2013年实施32个建制村通沥青或水泥路项目,建制村通畅率达到84.2%,2014年实施70个建制村通沥青或水泥路项目,建制村通畅率达93.1%,建设里程591.9公里,计划投资38556万元;2015年计划安排建制村通畅工程54项,建设里程357.2公里,计划投资23167万元,通过农村公路的发展着力解决贫困地区道路通行条件差、群众出行不便,交通运输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计划到2015年末,我市农村公路技术等级、通行条件和通达深度均得到较大的提高改善,所有县道和70%的乡道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标准,30%的乡道达到四级标准,实现全市所有乡镇通三级或三级以上油路,建制村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80%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并形成和国、省道主干线公路网相协调,技术等级结构配置合理,桥涵构造物和交通附属设施完善,干支相连,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使我市农村公路总体水平超过西部,接近或达到中部地区水平。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