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瓜州县“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铺筑群众致富小康路

09.07.2015  10:48


  “家家户户种枸杞,兢兢业业勤打理;农技专干常指导,病虫防治见真招;品质优良销路好,农民脱贫兴致高。”瓜州县双塔乡古城村枸杞高效特色产业示范园区,面对今年长势正好的枸杞,种植户满心欢喜。
  按照“做精一产”的要求和移民乡一次性导入新型增收产业的思路以及“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2009年,双塔乡古城村开始推广枸杞产业,积极鼓励农户参与枸杞产业培育和示范点建设。依托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先后引进100多万株优良品种供农民栽种,出现了广大农户规模种植枸杞的可喜局面。
  在枸杞形成产业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古城村还积极成立枸杞产业协会,不断吸收周边地区枸杞种植大户参加,定期开会协商,组织外出参观,为会员和枸杞种植户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以及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从枸杞生产到加工各个环节全部实现标准化,进一步提高了枸杞产量、质量,助推枸杞产业驶入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
  “至目前,协会已发展登记会员52户,联系带动枸杞种植户962户,定位服务全乡1.2万亩枸杞种植基地。”双塔乡党委副书记沈鸿波说。
  陈显才是古城村枸杞种植大户,见到他时他正忙着灌溉自家的枸杞地。他说:“我2009年种了10亩枸杞,2012年又种了10亩。因为种枸杞的效益越来越好,去年我又种了20亩,收入12万元。
  为加快群众增收致富步伐,双塔乡不断创新机制,通过全面深化“基地+农户、协会+农户、产业党支部+农户、党员+1户特困户”的“助农增收4+1帮带模式”和“先锋富民”行动,在枸杞的苗木订购、定植、修剪、防虫、采摘、晾晒、收购、加工等环节全程跟踪服务。在枸杞示范点培育过程中,依托双联单位与宁夏枸杞研究所合作,通过品种改良,使枸杞的产量由每亩14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
  随着枸杞产量的提高,农户采摘和晾晒枸杞出现了一些难题,针对这种情况,枸杞产业协会从外地联系务工队伍解决采摘问题,在戈壁上建起了晾晒场,为种植户划定范围,解决晾晒难题。“由于枸杞晾晒受天气影响较大,为了提高晾晒效率,我们下一步考虑建立枸杞烘干厂。另外枸杞采摘属于密集型劳动,为了解决人手紧缺问题,我们正在和双联单位联系,协调引进枸杞采摘设备,提高采摘效率。”沈鸿波说。
  枸杞的销售价格是种植户最关心的问题。古城村党总支书记杜会明告诉记者:“到了收购季节,枸杞收购商会派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检测枸杞品质,这也是对我们枸杞品牌的保护;对于一些品相不太好达不到收购标准的枸杞,枸杞产业协会联系其他收购商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出去,保证了枸杞的销售。
  据介绍,2015年,古城村枸杞产业示范园区种植面积已达6500亩,辐射带动全乡枸杞种植面积达1.5万亩,预计年内实现产值约5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956元,群众来自枸杞产业的纯收入可达13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5%。
      (来源:酒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