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科研人员李得天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中国兰州网7月17日消息 日前,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了2015年院士评选结果,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李得天研究员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工程科学学部通讯院士,成为我省首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7月15日,记者独家专访了这位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专家。
国际宇航科学院(IAA),是非政府性的国际学术组织,由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倡导,于1960年成立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宇航科学院院士由那些在航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组成。选入宇航科学院的院士均是各国空间和航天活动的先导,可以说是国际宇航界极高的荣誉。“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北斗之父”、中科院院士孙家栋,我国第一代宇航员杨利伟均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建立我国超高/极高真空计量标准
随着我国探索太空的步伐不断加快,迫切需要建立超高/极高真空计量标准,以满足对月球表面、行星际空间、恒星际空间真空环境探测的需求。李得天带领科研团队开始研制我国自己的超高/极高真空计量标准。他告诉记者,之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液氦冷冻、液氮保护等低温手段获得极高真空。但是这样的标准装置结构复杂、测量不确定度大、运行成本也比较高。经过多次试验,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室温抽气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在室温下获得了极高真空。他还提出了分流法校准极高真空的新方法,相继研制成功我国首台静态膨胀法超高真空计量标准和分流法极高真空计量标准。这些成果已在我国月球探测、航天器空间环境模拟、重离子加速器、同步辐射光源等国家重大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
李得天的创造性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赞誉,2012年欧洲发布的计量研究规划,以他的这项工作作为参考,将极高真空计量列为今后的发展重点。
保障载人航天交会对接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后,对飞船的舱门和对接面的密封检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舱门检漏仪器及其计量标准的研制工作迫在眉睫。在参考文献不多的情况下,李得天带领科研团队又向这一难题发起挑战。他创造性地采用主动和被动双重恒温技术,使实验温度得到了有效控制,顺利解决了温度波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他和团队一鼓作气,又相继攻克了活塞动密封连接、恒压伺服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最终研制出舱门快速检漏仪精确标定装置——恒压式正压漏孔标准装置。这些成果已在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以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任务中得到成功应用,确保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实施。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