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梅:倡勤俭 促养德 树新风
作者:李建梅
勤俭节约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沉迷于奢侈安逸的生活方式,吃穿住行无一不是相互攀比,渐渐地将老一辈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遗弃。
拿我们居住的这个小城镇来说,无论是商务宴请、私人聚会、还是婚丧嫁娶、乔迁贺喜,无一不是大操大办,餐桌上剩下大量饭菜,其浪费现象屡见不鲜。就连周边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享受着国家的优惠政策“爱心早餐”,却也不知道珍惜;走在学校附近,随处可见孩子们丢弃的馒头、鸡蛋、喝剩的牛奶;更别说全国各大餐馆和各处学校食堂的浪费现象,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拒不完全统计如今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今天,我们认真地重提“勤俭节约”,真可谓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是场及时雨。勤俭节约不仅能积累财富,而且还能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我们随处可见因为家境贫寒,奋发读书,艰苦创业,最终功成名就的穷孩子的故事。却很难想象,一个挥金如土、贪图享受的富二代、官二代,将来能成为艰苦创业的栋梁之才?
勤俭之事,小则持家立业,大可安邦治国。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穿了20年,补了73次;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的发白,补丁就有16块;他的一双就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水果、不吃肉类。正是一代伟人的勤俭之德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勤俭节约不仅能使人减少一些奢侈浪费,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而且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吃水不忘挖井人”,把勤俭和感恩紧密结合,全民勤俭节约,养心养德,知足感恩,那么我们的社会也就不会再出现那些无良商家,什么地沟油、毒胶囊、问题食品都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香港富豪李嘉诚,有一次他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捡。门口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后,又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为酬谢。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有人向李嘉诚问起这件事情,他解释道:“如果我不去捡这枚硬币,它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他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钱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
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角、甚至是一元面值的人民币掉在地上,都没有人去捡,相比之下,这种现象是否更值得我们去深思?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用在勤俭养德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勤俭节约,坚持从自我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每一张纸,这些细微的行为正在引领着社会新风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让我们携起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厉行勤俭节约,为子孙后代造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梦想出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