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峰守望西北作画50载 经历"墨殇"完成"华变"

11.02.2015  10:29

  

2月10日,“墨殇与华变——李宝峰渐行渐悟的艺术人生暨李宝峰中国画新作迎春展”在兰州开展。图为:李宝峰老先生现场作画。 崔琳 摄

2月10日,“墨殇与华变——李宝峰渐行渐悟的艺术人生暨李宝峰中国画新作迎春展”在兰州开展。图为:美院学生赏画。 崔琳 摄

2月10日,“墨殇与华变——李宝峰渐行渐悟的艺术人生暨李宝峰中国画新作迎春展”在兰州开展。图为:李宝峰老先生“墨殇”之前的作品。 崔琳 摄

  中新网兰州2月10日电 (崔琳 宁德志)被业界尊称为“中国画坛骄子”的李宝峰老先生现年77岁,他于1964年起扎根西部作画,至今已有50年。三年前,李宝峰因突发脑溢血,接受开颅治疗。随后,他依靠美术这剂“良药”顽强与病魔斗争,从不能抬手举步到灵活摆动双臂、到步履蹒跚、再到生活完全自理,重新拿起画笔,完成了个人及绘画作品的华丽转变。

  2月10日,“墨殇与华变——李宝峰渐行渐悟的艺术人生暨李宝峰中国画新作迎春展”在位于兰州金城关文化风情区的荣宝轩艺术馆开展,此次共展出李宝峰老先生85幅新作,展览将持续至3月10日。

  荣宝轩艺术馆理事长葛学成介绍,对于李宝峰老先生来说,画画是他生命中的唯一和全部。他继承了徐悲鸿、蒋兆和等老一辈画家所开拓的传统——用写实造型描绘现实人物。特别是1964年,李宝峰从鲁迅美术学院学成来到西北后,用近12年时间,走进甘肃平凉、张掖、甘南藏区等地广袤的西部田野,形成了藏族人物、新疆人物、集市生活、毛驴等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风格,在题材、画法和风格上把中国人物画推到了一个新阶段。

  记者在展览会上看到,大病初愈后的李宝峰老先生行动并不十分便利,他在老伴江女士的搀扶下入席现场作画。期间,李宝峰老先生每画几笔,就停下来思考一会儿。江女士透露,病魔侵蚀了李宝峰的语言功能,也让他的思维变得木讷,现在作画基本靠以前的记忆。

  “因突出的艺术成就和巨大的艺术影响力,李宝峰老先生先后荣获文化部当代中国画坛领军人物和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终身成就奖等殊荣,且早在80年代,就成为甘肃美术创作的中坚和核心力量。”葛学成补充,其创作的《吼老腔》、《转场》、《扎西德勒》等作品令西部人赞叹,令艺术家神往,令中国画坛震撼。

  然而,由于多年来攀登在追求艺术事业的道路上,李宝峰老先生因积劳成疾,加上多年的糖尿病,以及残酷的脑梗,于2012年突发脑溢血。从此李宝峰搁腕,久卧病榻、失语、双臂失灵、腿脚麻木……这一切让这位正值创作巅峰的大画家的艺术创作嘎然而止,“墨殇”更让甘肃的美术事业蒙上厚厚的阴影。

  “我要画画!”连年在病榻上的李宝峰老先生呓语中都在念叨这句话,也正是这声呐喊,让这位艺术老人再次站了起来。一次次坚持、顽强地与病魔斗争,隐忍着千百种痛苦,李宝峰终于一点点渐进恢复,现在他已经能说简单的话了,能认识身边的几个人了,也能拿毛笔画画了。正如李宝峰老先生自己所说,美术是他的“”,也是他的“”。

  李宝峰老先生的女弟子薛静告诉记者,老师的画主要以人物为主,花鸟和山水也有画,但是并不多。在手法方面,病前的画显得苍劲有力,造型方面纷繁复杂,追求完美。病后的作品则显得返璞归真,更有几分“童趣”在其中,用两个字表述,就是“”和“”的区别。

  薛静还称,得病后,李宝峰老先生一度失去信心,唯一没有变化的是其对作画的热爱。“经过大家的劝导,老师又逐渐变开朗,每次我们去看望他,他都会第一时间邀我们赏画,并探讨作画经验。”薛静如是说。

  对此,原甘肃画院副院长陈天铀评价,李宝峰老先生“墨殇”后的作品更加简约了,因为其现在手不是太方便,精力也有限,因此作品内容主要涉及过去的记忆,手法方面显得天真淳朴,也正是基于此,李宝峰的作品看起来更有味道了。

  前来观摩李宝峰新春画展的美院学生石艳霞说:“李宝峰老师的作品大多源于生活,显得特别真实,而他病后坚持作画的精神更是可敬,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