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三次调研工商部门:称要为创业“增加营养”

08.08.2014  18:38

  中国兰州网8月8日消息  这是一次没有事先张扬的改革。

  时间回到两年前的那个夏天,位于东北腹地的农业大省吉林,悄然开始了一次在当时看来有着“未卜”前程的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

  放在全国来看,这样的举动堪为首创,之前隐见于学术专著里的认缴制等称谓,就这样在一个没有多少立法权的地方萌生、发芽、及至长大。

  这是一次现实的倒逼使然,当地工商部门的负责人至今略有慨然,他们称下去调研发现企业对现行工商制度多有微词,于是就下决心予以彻底改变。

  地方深耕多年的尝试,让经验的推广有了现实的基础,就在吉林推出注册登记制度改革近一年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开始在制度层面有了回响。

  在这个以颠覆为美的时代,这一改革的动作之大也可以颠覆来论,从之前的注册制改为认缴制,从宽准入到严监管,从一址一照到一址多照等等。

  改革力度之大,波及面积之广,受惠程度之深,都可从每个月新增的市场主体数量上予以透视,毋庸置疑,市场活力开始了一次前所未有之变局。

  这一过程中,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切切关注,他在八个月时间内,三次分别深入山东、海南、天津的工商部门,调研注册登记制度改革。

   总理“三顾”地方工商局

  在济南工商局,李克强将90分钟时间给了新注册的小微企业主,倾听这些受到政策“福荫”者的心声,并表示还要进一步探索和落实改革政策。

  在海口工商局,李克强听闻注册企业出现井喷式增长之后,明确了政府应该做的“一高一低”的事情,即让百姓创业收入提高,生活成本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