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草鞋情节”是“不忘本”的典型教材

28.05.2014  12:18

  李先念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有史料称,战争时期,作为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李先念同广大战士一样,穿着粗布军衣,打着绑腿,足蹬草鞋。与干部同吃同住,光着膀子挑大粪。行军路上摔倒,拒绝参谋搀扶。拿起斧头、锯子、袍子修水桶,时时同甘共苦,处处普通一员,却深受全军将士尊敬和爱戴。

  特别是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转战川北时,一个名叫余官章的当地老乡为李先念编了两双布筋草鞋。此后,李先念始终没有忘记为自己编草鞋的余官章,直到1993年,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还给余官章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并捎去茶叶、糕点。在李先念眼中,余官章的两双草鞋舒适合脚,不仅方便他行军打仗,更灌注了当地群众对红军、对共产党的感恩之情、期盼之意,这些情意要永远不能记。

  在笔者看来,李先念不忘为自己编草鞋的余官章,始终坚守“草鞋情节”,是“不忘本”的典型教材。我们都知道,淮海战役数十万群众推小车送补给、苏区群众“十送红军”、沂蒙山红嫂用乳汁救活解放军战士……正是因为人民群众不惜一切地支持我们党和军队,把最后一口粮,送给我们当军粮,把最后一尺布,送给我们做军装,才有了“淮海战役伟大胜利是人民群众用手推车推出来的”的真挚感慨,才有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磅礴,才有了天安门城楼上“人民万岁!”的振臂高呼。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反复证明,任何“人民公仆”都是吸吮人民的乳汁长大的,接受人民的培育成才的,都要思源思进,竭尽全力回报人民的养育之恩,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离开群众,这是我们是党的“命根子”。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基不牢固,事业难长久。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时下有少数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客观上没了被敌人追剿的危险,没了离开群众就不能生存的境况,淡化李先念这种“草鞋情节”,升华的是“皮鞋情节”。他们脱离百姓,高高在上,常常以“老板”、“老大”自居,甚至在百姓面前摆架子、耍威风,丢掉了公仆本色。他们嘴上讲群众,心中无群众;台上讲全心全意为人民,背后一心为自己……在潜意识里把自己放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这是当前党群干群关系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吃水不忘挖井人”,唯有不忘本,唯有常思源,才能思出精神、思出干劲、思出方向、思出信念、思出凝聚力。如果我们不思源,就会忘了本,必然迷失前进的方向,丧失前进的动力。所以,重温李先念的“草鞋情节”,有利于提醒和告诫各级党员干部,要深知今天的一切都是人民给的,失去人民群众将会一无所有,千万不能当“安泰”,要牢记“为自己编草鞋的余官章”,多一些“草鞋情节”,多一些饮水思源。原因只有一个:“无党岂能有所作”、“若无人民岂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