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耕队往事

12.08.2015  13:49

    “机耕队”全称叫“甘肃省草原工作队机械耕作队”,隶属于原省畜牧厅,是1960年为在甘南草原退耕还牧、恢复生态而专门组建的,驻地在兰州市段家滩。机耕队一成立,便从洛阳“一拖”购进50台东方红75型履带式拖拉机,配齐了农机具,还从农建11师抽调50名身体强壮、技术好的农机手充实力量。那年我25岁,刚从黄羊镇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毕业,分配到队里当了一名拖拉机手,还被任命为机耕队副队长,负责队里的业务工作。

    机耕队的第一次作业任务,被安排在玛曲县尼玛农场。黄河在县城折返西流,尼玛农场就位于“黄河第一湾”西流段的北岸上。这里平均海拔3460米,属于亚高山草甸草场,是牦牛、藏系绵羊、河曲马等高寒畜种的传统牧场。但是,这里迎接我们的,不是风吹草低、牛羊隐现的繁荣景象,而是一片片撂荒已久的耕地。荒地里,齐腰深疯长一种叫做香薷的杂草,据说还能提取香料,但其臭无比,实在让人难以走近;再就是一丛丛花色艳丽的狼毒,也就是荒漠上常见的“打碗花”,因其根叶有毒,人畜都不去吃它。这里的植被破坏十分严重,不少土壤都裸露着,已经出现了沙化的迹象。大风起处,扬沙蔽日,整个农场一派破败凋零的景象。这座农场是1958年“大跃进”时建成的,像这样的农场全甘南州还有20来座。当时有个口号叫“牛羊上山、滩地种粮”,许多肥沃的草场都被开垦出来种了粮食。但因甘南地区海拔太高、无霜期过短,根本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多数农场刚建起来就面临破产,牧民的生产、生活都陷入困顿之中。机耕队的任务,就是平整土地、种植牧草、恢复牧业生产,将这些荒草地改造成优良的人工牧场。

    机耕队作业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土地平整好了,却没有草种。怎么办?机耕队小伙子们不等不靠,拎条袋子跑到草滩上去采摘草籽。听队里的技术员讲,最好的牧草是垂穗披碱草、鹅冠草,于是大家都跟着技术员一起去辨认。人手不够,就带上草种样品,到玛曲县城去动员干部家属一起采收。种子采够了,机耕队50台拖拉机一起开进这古老的大地,松土除草、播撒草种。马达的轰鸣声不时惊起草丛的中鸟雀冲天而去,引得几位转场的牧民在远处驻马指点眺望。一场透雨下过,机耕地里顿时冒出一片片绿油油的幼芽,使这片荒原终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尼玛农场之后,机耕队又先后转场夏河县美武乡、甘甲乡、桑科乡,碌曲县玛艾乡、拉仁关乡、西仓乡实施机耕作业。积累的经验多了,速度也就上来了。只用了半年时间,全甘南20多座农场、5000多亩耕地都得到了及时改造。机耕后的土壤,平整松软、肥力充足,透气性、含水性都好,杂草又少,所以牧草长得特别茂盛,平均都有六七十厘米那么高。1964年,省畜牧厅专家组一行专程来甘南草原考察验收,还用割草机在机耕地里做了牧草收割和产量评估。结果表明,机耕地每亩产草量可达到9000斤以上,已经达到了当时的国内先进水平。

    那些年,机耕队像候鸟一样辗转于驻地和作业点之间。每到冰雪融尽、春暖花开的时候,机耕队就要踏上甘南草原实施机耕作业;直到秋末草木枯黄、草地上冻之后,再返回兰州休整和学习。春秋两季转场的时候,队里租来的几十辆大卡车拉着全部农机设备和拖拉机手,浩浩荡荡行进在通往兰州和甘南的简易公路上,绵延出去好几公里,其场面十分引人注目。

    1968年,甘肃省草原工作队撤销,机耕队也被移交给了甘南州地方政府。拖拉机手们都分配到了各县草原工作站,继续从事各种草原改良工作。机耕队从成立到解散,总共存续了8年时间。尽管这段历史不是很长,甚至很少有人能提起它、记得它,但我却时刻忘不了它,因为那是我们那一代人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出来的。今天,在那些被我们开垦过的机耕地里,牧民们栽上水泥桩、拉起铁丝网围栏育草。秋天一到,他们把收割来的牧草挂在高高的木头支架上,储备起来留作牛羊过冬时食用。他们已经走出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定居下来努力适应着现代生活。看到这些,我觉得机耕队曾经创造的价值都被完整地体现出来了。